离子掺杂与热处理调控二氧化钛晶体结构和上转换发光特性的研究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zj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拓展稀土掺杂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太阳能电池和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了离子掺杂和热处理温度对其结构和光学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以钛酸丁酯作为钛源,无水乙醇作为溶剂,浓硝酸作为稳定剂和催化剂,冰醋酸作为抑制剂,掺杂稀土硝酸盐和碱金属硝酸盐作为发光光谱调控剂。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晶。利用XRD、SEM、拉曼光谱、红外光谱、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等对纳米晶的结构和光学特性进行了表征。为了得到高效上转换红光材料,通过改变Yb3+掺杂浓度和热处理工艺,调控TiO2:Er3+,Yb3+纳米晶结构,进而改善其上转换发光性能。TiO2:Er3+,Yb3+纳米晶较强的红光辐射归因于交叉驰豫过程。二氧化钛较高的声子能可诱导更强的非辐射跃迁,促进发光离子间的交叉弛豫,有助于辐射红光波段的上转换荧光。通过控制TiO2:Er3+,Yb3+纳米晶的退火温度和Li+掺杂浓度,得到高效上转换绿光。涉及到的非线性跃迁过程主要有3个:(1)ESA:4I11/2(Er)+a photon(980nm)→4F7/2,(2)ET:2I11/2(Er)+2F5/2(Yb)→4F7/2(Er)+2F7/2(Yb),和(3)ET:4I11/2(Er)+4I11/2(Er)→4F7/2(Er)+4I15/2(Er)。上述机制可以将Er3+从4I11/2能级激发到4F7/2能级。由于4F7/2能级寿命较短,Er3+比较容易无辐射弛豫至较低的激发态能级2H11/2或者4S3/2。由4S3/2→4I15/2辐射跃迁,产生波长为550 nm的绿光。通过改变Ho3+、Yb3+和Li+的浓度和热处理温度,调控TiO2:Ho3+-Yb3+纳米晶的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随着煅烧温度升高,TiO2纳米晶的晶格结构由锐钛矿相转变为金红石相。Ho3+和Yb3+抑制TiO2的相变,而Li+减弱了这种抑制作用。当退火温度为700℃,Li+掺杂浓度是6.5 mol%的时候,TiO2:Ho3+-Yb3+纳米晶表现出最佳的上转换发光特性,其绿光和红光发光强度分别比未掺Li+样品提高约24倍和10倍。研究了Li+的助熔作用、电荷补偿作用对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的增强效应。Ti4+被Ho3+和Yb3+的替代引起的电荷不平衡,可以被Ti4+→Ho3+(Yb3+)+Li+补偿。当Li+离子掺杂完全平衡Ho3+(Yb3+)和Ti4+之间的电荷差时,可以获得最大的发光强度。Li+掺杂促进了Ho3+和Yb3+在基质中的固溶,降低了团簇效应,提高了TiO2:Ho3+-Yb3+的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表明,Li+主要以填隙方式进入到基质晶格中。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体检健康者、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液中RNA结合蛋白(CUGBP1)的表达水平,探讨CUGBP1在慢性肝病不同病理阶段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并评估CUGBP1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院诊治的体检健康组(HE组)32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组(CHB组)36例、肝炎后肝硬化(HC组)39例及原发性肝癌组(P
目的 观察马尾松针提取物对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诱导的雄激素性脱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模型小鼠的干预效应,并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抗氧化反应元件(ARE)信号通路探讨马尾松针提取物促毛发生长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DHT皮下注射建立AGA小鼠模型,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DHT组,原花青素组,马
在对当前的教育事业进行发展的过程中,对学生制定的基础教育目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给予保障,还要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培养,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日常授课过程中,可应用分层教学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进行引导,以便学生能够掌握学习的规律,降低学习的难度,强化自身的学习效果。因此,针对小学高年级的阅读分层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
期刊
进入小学高年级之后,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等各方面素质都有明显提升,阅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重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横向分层教学理念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法,它适应了学生学习特点和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需要,值得我们探讨研究。一、语文阅读横向分层概述语文阅读横向分层是指将多个单元中许多教学目标相同的内容整合出来形成整体,做到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的学习内容中分层学习,从而达到更好、更扎实的学习效
期刊
碳纤维立体织物作为增强结构骨架,在复合材料制备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纤维复合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中,高性能碳纤维立体织物机织装备和技术是研究的重点。本文针对碳纤维角联织物织造及整个织造过程中碳纤维张力控制的技术问题,分别从机构设计、机织工艺及张力控制技术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结合碳纤维角联织物种类和组织结构特点,研究了碳纤维角联织机的工作原理并分析动作时序,设计了适用于三十层碳纤维角联织机的专用送
血浆灌流是临床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血浆灌流吸附剂血液相容性较差,传统提高血液相容性方法会导致胆红素清除性下降,开发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材料依旧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首次提出改变传统开发新型吸附剂研发思路,采用双面功能化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血浆分离膜方法,制备出血液净化膜组件,在膜组件内膜上分别构建优异血液相容性内表面和高效清除胆红素外表面,血液流经膜内表面时,膜内表面血液相容性优异,可
多臂机作为织造过程中的主要开口设备,在现代织机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旋转变速机构作为多臂机提综机构的核心部件,决定综框的运动特性,直接影响织机运行过程的平稳性、可靠性和织造质量。本文以旋转式多臂机提综机构为研究对象,以构建更适用于织造过程的综框运动特性为研究目的,以优化旋转变速机构共轭凸轮廓线为研究手段。对综框的运动特性形成机理、共轭凸轮廓线的反求和优化方法以及各误差因素对旋转变速机构动力学行
复合材料因其具有优异的比刚度、比强度,良好的耐久性、可设计性强和耐疲劳性能等优点,已在航空航天、高铁、船体、汽车和建筑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探究高效实时的无损检测方法对复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在线持续监测和内部损伤检查有重要意义。本文在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试件的损伤检测中,结合了FBG传感器实时测量和主成分分析法,对树脂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损伤位置确定与损伤存在性检测实验,构建了基于FBG传感器的三维编
随着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更加广泛的应用到航空、航天、汽车和建筑工程等领域,损伤破坏等问题已成为生产和使用的关键。声发射(AE)技术具有动态、反应灵敏、实时、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已逐步应用于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无损检测研究中。由于复合材料在增加载荷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包含了丰富损伤源信息的声发射信号,解析这些信号有助于得到复合材料的损伤模式,进而获得损伤位置,达到损伤源定位的目的。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时频分析的
当前,能源消耗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成为主要问题,热能储存被认为是满足未来能源需求的一项有前途的技术。由于成本低,在等温条件下储存容量大等优势,相变材料(PCMs)被作为热能储存材料用以解决能源危机。有机热致变色材料由着色剂(热致变色染料),显色剂和助溶剂三种物质组成,不仅能够实现潜热储存-释放,而且能够对其能量的饱和-消耗状态提供实时显示,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微胶囊化技术对有机热致变色材料进行封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