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全面了解宜良县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工作情况、工作负荷程度和卫生服务补偿等真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乡村医生卫生服务补偿标准的对策和建议,稳定乡村医生队伍,保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稳定持续的发展。
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现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报表和调查表收集宜良县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表、村级行政和技术人员补偿标准等资料;以问卷方式现场调查随机抽取的县卫生局局长或分管副局长、县卫生局初保办管理人员、整群随机抽取乡(镇)、村级党政干部、乡(镇)卫生院院长、样本乡农民、乡村医生等对乡村医生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全部资料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其中乡村医生的基本情况用描述性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进行分析,等级资料用秩和检验等统计分析,乡村医生的报酬影响因素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农民对村卫生室的评价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1.分别比较2005年、2006年村级行政和技术人员补偿差异,乡村医生补偿50.0±20.0元/月;经比较得出,乡村医生补偿在村级行政和技术人员中处于较低水平。
2.宜良县乡村医生素质偏低,以中专文化程度居多(50.6%),大专仅占5.4%。
3.村卫生室的建设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党政干部(≥71.4%)认为村卫生室设备陈旧;大部分党政干部(≥85.7%)认为村卫生室药品不齐全。
4.以农民首选就诊的医疗机构作为因变量(村卫生室=1,其他医疗机构=0),对村卫生室的评价指标为自变量,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医生收费,村卫生室与家之间的距离、看病等待的时间三个变量与农民首选村卫生室呈负相关,药品齐全与否,总的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技术水平三个变量与农民首选村卫生室呈正相关,可见药品的种类、村卫生室距离家近、医生收费低及村卫生室的医技水平高将促进农民首选村卫生室就诊。
5.66.9%的乡村医生均选择了分散单独行医,58.0%的乡村医生将自家作为开展医疗活动的地点。
6.一个月内乡村医生大部分时间用于临床医疗活动20±17.0天/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活动10±18.0天/月,计划免疫活动3±3.0天/月,妇幼保健活动3.5±4.0天/月,艾滋病宣传活动1±1.0天/月。
7.对宜良县乡村医生卫生服务补偿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评价,经过多因素分析得出,乡村医生开展妇幼保健活动天数与乡村医生的服务报酬呈正相关关系,反之,开展乡村卫生服务活动的区域、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的天数、家庭每年用于看病的支出、0~7岁儿童的人数与乡村医生的服务补偿呈负相关关系。
结论:
乡村医生的报酬在村级行政和技术人员中处于低水平,应提高乡村医生的报酬(600元/月左右)。加大医学教育和人员培训力度,提高乡村医生的素质。继续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投入,改善村卫生室的工作条件,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