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实验选用的材料为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绒泡菌属全白绒泡菌(Physarum mellrum)。全白绒泡菌为典型的显型原质团,可以不断地变形和流动,爬行在基物的表面摄取食物,又可以像真菌一样转化为孢子而度过不良环境。全白绒泡菌采用2%琼脂为培养基,喂饲无菌水和燕麦粉,在20℃以上温度下生长状况良好。全白绒泡菌极易被霉菌和线虫所污染,故通过转盘培养净化污染物。全白绒泡菌不易形成菌核,但可以形成子实体。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实验选用的材料为绒泡菌目绒泡菌科绒泡菌属全白绒泡菌(Physarum mellrum)。全白绒泡菌为典型的显型原质团,可以不断地变形和流动,爬行在基物的表面摄取食物,又可以像真菌一样转化为孢子而度过不良环境。全白绒泡菌采用2%琼脂为培养基,喂饲无菌水和燕麦粉,在20℃以上温度下生长状况良好。全白绒泡菌极易被霉菌和线虫所污染,故通过转盘培养净化污染物。全白绒泡菌不易形成菌核,但可以形成子实体。通过对不同时期原质团和子实体的阶段性取材,一般为每15分钟取材一次,观察其内部结构的变化;同时将成熟的孢子萌发,逐步观察各阶段原生质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全白绒泡菌具有大且厚的扇形网状结构,其边缘明确,是胶粘性的半流动体。实验通过活体染色和显微摄影等方法,得出全白绒泡菌内含物主要为石灰质和游离细胞核;菌脉则为有节律的往返原生质流。通过干燥和饥饿诱导全白绒泡菌很难形成菌核,原质团经聚缩后干燥致死:然而,全白绒泡菌却很容易被诱导形成子实体。在饥饿和光照及非光照两种情况下,原质团均形成子实体,并无明显的区别。全白绒泡菌具有白色的柄,子实体的颜色从白色逐渐过渡到黑色,最后变成灰色。孢囊有两种:一种是一个个分开的孢囊,另一种是两三个孢囊连接在一起的联囊体。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孢子,可以看出全白绒泡菌的孢子表面具有疣,内部原生质表面光滑,孢子间有孢丝,并具有特殊不确定的结构。将取自不同时期的原质团和子实体置于FAA中,应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多种染色方法观察细胞显微结构变化。结果观察到从原质团的聚缩到形成子实体是孢子和孢囊的逐渐形成,内部也包含孢丝和内含物的形成。将成熟的孢子置于凹玻片中,滴加营养液,经过2-3天孢子开始萌发。经观察:萌发方式分为两种:“V”字形萌发和孔出萌发。前者为圆形的原生质,将孢子壁裂开“V”字形;后者转化为游动细胞或变形细胞。游动细胞呈肾形的,具鞭毛;粘变形体可伸出伪足摄食。在凹玻片里随着水分的多少逐渐由游动细胞转化为粘变形体。两个游动细胞或粘变形体结合形成合子,之后形成幼原质团,继续培养则成为显型原质团。将部分凹玻片火焰干燥处理,经品红溶液染色可观察原生质和粘变形体内的细胞核。本实验还包括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将新鲜原质团、细胞质骨架和菌脉微丝经吖啶橙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晰地观察到绿色荧光的细胞核和菌脉微丝和红色荧光的细胞质骨架。本文从全白绒泡菌的生活史出发,应用体式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荧光显微镜等,观察全白绒泡菌整个生活史中各阶段细胞显微及超微结构,以期为黏菌细胞生物学提供一些佐证。
其他文献
黏菌是真核生物中一个特殊和重要的类群,含有萘醌类色素、生物碱、甾醇、不饱和酸等成分,具有抗细菌、抗肿瘤、细胞毒性等作用。由于其生活史表现出真菌特性与动物特性,黏菌究竟是真菌还是原生动物始终是生物分类学者热衷讨论的一个课题,也是黏菌系统发育研究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黏菌主要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探讨,为揭示黏菌的起源与演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通过对采自吉林省长春市周边、舒兰、磐石、桦甸、通化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4(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4, FGFR4)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中较晚被发现的一类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为单链的糖蛋白,由胞外区、单次跨膜区和细胞质内的酪氨酸激酶区三部分组成,通过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进行结合,启动PLC、Ras和JAK/STAT等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将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在胚胎组织中较高表达,成人中主要表
糙颈露螽属和华绿露螽属隶属于昆虫纲、直翅目、益斯科、露螽亚科。这两个属的物种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是重要的生态指示种,对于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特殊的意义。另外,这两个属在中国东洋区物种多样性尤为丰富,并且在我国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东缘地区具有非常高的特有性,对研究露螽亚科昆虫的区系和分类学研究非常重要。早在19世纪,国外昆虫学家就已经开始了对露螽的研究,并发表了很多专著和区系性的论著。但我国对于
近几年来,空间拓扑关系模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RCC模型、n-交集模型等。但是,这些模型对简单区域间的拓扑关系能够做到比较合理的描述,而对带洞区域间的拓扑关系的表达则显得力不从心。因此,需要更新、更合适的表达模型来描述这些带洞区域的拓扑关系。本文就带双洞区域与简单区域间拓扑关系的表达、推理、层析表达等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本文通过Egenhofer对简单区域与带洞区域间拓
随着新一代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兼具承载与功能特性的多功能结构显得越来越重要。这类结构呈现出鲜明的多尺度、多目标、多物理场等特点。周期性多孔结构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其拓扑构型和功能特性的耦合规律复杂,传统设计手段已无法胜任。同时,由于多孔结构尺度较小,导致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近年来,随着结构优化技术、数值计算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拓扑优化技术正逐渐成为周期性多孔结构设计的重要手段。针对周期性多孔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临床耐药株日益增多,故寻找新种类抗菌药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抗菌肽热稳定、水溶性好、免疫原性较低、作用迅速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杀灭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部分还有一定抗恶性肿瘤作用,并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对真核细胞毒性作用低等特点。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植物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成就,愈来愈受到世人瞩目。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产重组疫苗、重组抗体和其
依托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辐射作用,是实现长江经济带崛起的关键所在。基于2003—2019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可以考察长江经济带四大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范围。研究发现: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加持下,城市生产率与到上海、武汉、重庆和成都的距离之间均呈现出三次型的“∽”曲线关系,即随着离上述大城市越来越远,生产率经历了下降、上升再下降的
本文对辽宁省黏菌的物种多样性、区系多样性、生态多样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物种多样性研究,共获得475份标本,整理鉴定出90种黏菌,它们隶属于24个属8个科5个目,接近中国黏菌总数(412种)的五分之一。在鉴定出的90种黏菌中,辽宁省新纪录属有5个,辽宁省的新记录种有34个。系统的编排了辽宁省黏菌的物种多样性编目。并对34个新记录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凭证标本存放在吉林农业大学菌物标本馆。通过对辽宁省黏
家蝇抗菌肽是一类具有抗菌活性的黏性小分子多肽,其具有的特殊性质使其成为各种生物体先天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分。家蝇在病菌杂生的环境中,能够表现出超强的适应生存能力,这是因为其自身具有较为完善的先天免疫系统,并形成了特殊抵御外来有害微生物侵入的防御机制,因此,家蝇抗菌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新方向,随着家蝇抗菌肽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到这些基因结构和功能应是基因差异表达的结果,为进一步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