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X小Y”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类四字格式,本文以此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多角度研究分析。文章首先对“小X小Y”进行了基本的描写,分析了该格式的形类、变项和常项的特点,结合语义学相关理论分析了该格式的语义类型,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考察了该格式的语义,并对该格式进行了整合度上的层级性划分。其次,我们将“小X小Y”判定为实体构式,考察了其发展趋势与构式义的浮现机制。最后,分析了该格式的主观性和泛化动因。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等,并阐释了本文的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等情况。 第二章对“小X小Y”进行了基本描写。首先对“小X小Y”的形类、变项、常项进行了考察,发现在实际的使用中“小X小Y”既具有体词性短语的特征,又具有谓词性短语的特征。变项X、Y在语义上存在着同义、反义、类义三类关系,X、Y的位序受构词顺序原则和认知上顺序象似性原则的规约。 第三章探讨分析了“小X小Y”语义方面的相关问题。通过对语料的考察,我们发现联合结构类“小X小Y”的整体语义关系可分为语义重叠组合型、语义加合型、语义增值型三类。而偏正结构类“小X小Y”属于外在的逻辑关系型。本文从基本格式义和个体性语义两个角度考察了“小X小Y”的语义,其基本格式义细分为三类:空间义、时间义和程度义,个体性语义则可从本义和引申义两方面来分析。 第四章分析了“小X小Y”认知方面的相关问题及其泛化动因。文章首先从整合度、构式以及主观性三个角度对“小X小Y”进行了认知层面的分析,发现从整合度的角度可以将“小X小Y”划分为低级整合、中级整合、高级整合三个层级,从构式的角度我们将“小X小Y”判定为实体构式。最后分析了“小X小Y”格式得以泛化的动因,认为其泛化的动因主要有四个:格式本身具有开放性、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语用功能多样、语用表达的需求。 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