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具有独特优势,由于中医药的应用是医家按照自已的临床经验进行治疗,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因其缺乏标准化或规范化格式,不能进行有效的推广应用。目前对于中医药治疗溃结的相关用药规律研究较缺乏。目的:通过选择近10年来中药口服或灌肠治疗溃结的中医临床文献,探讨其用药规律,为中药内、外治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中医药的发展和应用。方法:通过登陆中国知网检索分别收集自2005年至今的中药口服或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文献,提取方药,用EXCEL表分别建立中药口服和灌肠治疗溃结的相关药物、方剂、治法等数据库,对常用方药及性味归经功效进行分类统计,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频数总结及聚类分析。通过医家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的认识和治疗特点,总结出近10年来溃疡性结肠炎中药口服和灌肠的用药规律。结果:1.本次研究共纳入文献815篇,收集中药共303味,其中内服药229味,共4560药次,灌肠药220味;共4260药次;2.在口服中药归经频数的统计中,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及肾经为主;灌肠中药归经频数统计中,以肝经、肺经、胃经、脾经及心经为主;3.内服药物应用频率前6位的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及收涩药;灌肠药物应用频率前6位的是清热药、止血药、补虚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及解表药;4.主要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脾虚湿蕴、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及寒热错杂型;中药内服治疗溃结的主要治法为清热除湿、健脾除湿、疏肝健脾、温补脾肾、寒热并调。中药灌肠治疗溃结的主要治法为清热解毒、生肌止血。5.各证型的配伍规律分别为:湿热蕴结型应用清热药、补气药、理气药、补血药、止血药及利水渗湿药进行配伍应用;脾虚湿蕴型应用补气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止血药、补血药及解表药进行配伍应用;肝郁脾虚型应用补气药、理气药、解表药、清热药、补血药及利水渗湿药进行配伍应用;脾肾阳虚型应用补气药、收涩药、温里药、补阳药、理气药及利水渗湿药进行配伍应用;寒热错杂型应用补气药、清热药、温里药、收涩药、解表药及补血药进行配伍应用。结论:1.近代医家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时,针对其病因病机主要将其分为湿热蕴结、脾虚湿蕴、肝郁脾虚、脾肾阳虚、寒热错杂等;2.由补气药在各证型中的应用可见,本病虽病位在大肠,但病机的根本在于脾虚;3.内治以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为主,温补脾肾、止血止泻、寒热并调、抑肝扶脾等法辅之,其中健脾益气几乎贯穿于各个证型的治法中;外治以清热解毒、生肌止血为主;内外合治,标本兼治,扶正祛邪兼顾,符合本病“脾虚为本、湿热为标”的特点;4.主要应用内服药物分别为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利水渗湿药、止血药及收涩药;主要应用灌肠药物为清热药、止血药、补气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及补血药;5.内服及灌肠药物归经皆以肝经为一类归经,对中医药“从肝论治”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