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CT测量心外膜脂肪组织的体积、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方法:141例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螺旋CT造影检查,精确测量相应心外膜脂肪体积和密度。根据造影检查结果分为斑块组及非斑块组,并进一步将斑块组分为三个亚组,即钙化斑块组、混合斑块组、非钙化斑块组,并按照不同性别和年龄分组,比较心外膜脂肪体积及斑块侧与非斑块侧脂肪密度。以心外膜脂肪体积>85ml为暴露组,分析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数据录入计算机建立 Excel数据文件,两个均数比较采用 t检验,多个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计算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无斑块组中,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在性别及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斑块组心外膜脂肪组织体积大于非斑块组,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暴露组发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性是非暴露组的5倍,具有统计学意义。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程度女性大于男性,55岁以下人群大于55岁及以上人群。不同性质斑块组间心外膜脂肪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以CT值比较)高于非斑块侧,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高于非斑块侧;按年龄分层后,除45~55岁组外,均为斑块组大于非斑块组,存在统计学意义;斑块侧与非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以非钙化斑块组的值最高,钙化斑块组最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性质各斑块组内斑块侧心外膜脂肪密度均大于非斑块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者中心外膜脂肪体积与性别、年龄无关。心外膜脂肪体积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联,尤其是女性及55岁以下人群。心外膜脂肪密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心外膜脂肪体积及心外膜脂肪密度与斑块性质无关。排除年龄及性别的混杂因素后,心外膜脂肪体积仍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