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P-NC标准的机器人加工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加工领域。与传统的数控机床相比,机器人加工具有加工成本低、工作空间大、高柔性的优点,多应用于大尺寸的复杂曲面加工领域及大型工件的钻削加工领域。但是,由于刚度的限制,机器人加工主要针对低切削力和较低精度要求的零件加工领域。目前的机器人加工系统大多使用传统数控系统领域中的ISO6983标准(G/M代码)作为编程数据接口,首先使用CAD/CAM系统生成零件加工刀具轨迹数据及G代码指令,然后使用专用的机器人后处理系统将G代码转换成机器人运动指令,驱动机器人完成零件的加工。由于G代码中只包含刀具运动指令而不包含其他任何高层次加工信息,且各厂家G代码格式不统一,使得不同的机器人之间加工程序不能实现共享与交换,且机器人加工系统不能与CAD/CAM系统集成,不利于实现智能化,限制了机器人在加工领域内的发展。STEP-NC标准是在数控加工领域出现的新的编程接口标准,它基于STEP标准实现了数控加工领域中产品信息描述的标准化和完整性,为实现数控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柔性化和开放性奠定了基础。由于机器人作为加工机器与数控机床具有相似的控制原理,因此本文将STEP-NC标准应用于机器人加工领域。随着STEP-NC标准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以及STEP-NC标准在数控加工领域中的逐渐应用,如何将STEP-NC标准应用于机器人加工领域,以及如何扩展STEP-NC标准使之更适合于机器人加工,满足机器人加工技术发展的需求,仍然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STEP-NC标准,从机器人结构及运动学建模理论入手,对STEP-NC标准应用于加工机器人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通过仿真、实验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对所研究的理论、方法及技术进行了验证,为基于STEP-NC的机器人加工控制系统的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为机器人加工技术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基础,扩展了 STEP-NC标准的应用范围,促进了 STEP-NC标准的进一步发展。全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论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分析了机器人加工关键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通过分析当前机器人加工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研究基于STEP-NC的机器人加工技术的必要性和先进性。(2)为了解决目前机器人加工编程接口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将STEP-NC标准引入机器人加工领域,在分析STEP-NC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扩展,增加了机器人加工相关数据模型的定义,使得机器人加工系统支持STEP-NC数据模型。通过对STEP-NC数据模型的扩展,解决了机器人加工系统与C AD/CAM系统的集成问题。(3)针对机器人加工系统的实现问题,在深入分析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STEP-NC的机器人加工CAM系统架构,系统以STEP-NC文件信息解析模块为基础,对系统主要模块的功能模型进行了详细深入的研究。为了提高系统的通用性和可移植性,采用面向对象技术、组件技术,并使用C#和C++语言构建了基于STEP-NC的机器人CAM原型系统,实现了系统模块的各项功能。(4)基于机器人STEP-NC数据模型,对基于STEP-NC的加工机器人运动学建模问题进行研究,为了克服常用的D-H法的缺点,在分析机器人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旋量法对机器人正运动学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针对机器人运动学逆解问题,为了消除逆解问题对子问题的依赖,基于旋量法与递推公式法推导了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方法,算法推导简单,容易实现,求解精度高,运算速度快,有利于提高机器人加工的实时性。基于旋量指数积公式对串联机器人雅克比矩阵进行求解,并分析了机器人的奇异位形,并利用MATLAB对机器人的奇异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5)针对基于STEP-NC的机器人加工程序的生成问题,基于STEP-NC文件中的加工信息及机器人信息,首先对机器人任务空间轨迹进行规划,然后将任务空间轨迹转化到关节空间,采用机器人逆运动学求解算法将刀位点轨迹转化到关节空间;将刀轴矢量通过旋转坐标变换变换为机器人旋转矩阵,并结合基于旋量的机器人正运动学方程求取关节角,此角度值作为求运动学逆解的约束,以保证机器人加工时刀轴矢量相对于工件表面不变。接着对关节轨迹进行插补计算,求得插补点坐标。最后,将插补点坐标按照机器人程序规则生成机器人加工程序。为了提高机器人加工轨迹的平滑性,采用7次NURBS曲线构建机器人关节空间轨迹。为了提高加工机器人的加工效率以及加工平稳性,对机器人关节加工轨迹进行了优化,基于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罚函数的约束多目标骨干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机器人加工过程中的时间、速度、加速度、加加速度等指标进行多目标优化,从而保证机器人加工程序具有良好的平稳性。(6)为了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搭建了机器人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上进行了机器人加工零件的实验,验证了基于STEP-NC的机器人加工CAM系统的各项功能。
其他文献
校企合作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力,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学生实践技能训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之一,尤其需重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基于此,本文从"大格局"思政的角度出发,厘清"课程思政"内涵,探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下"课程思政"的"三横五纵"育人路径,旨在全面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为抚平疫情给武汉留下的伤痛,自2020年5月以来,湖北省民政厅在民政部的支持下开展"五社联动"项目,培育社区社会组织450余个,发展社区志愿者8400余人,系列心理疏导服务受益人群达156.8万人次;——湖南省在建设基层社工站(室)的同时,促进"五社联动"机制建设,打造了一批品牌服务项目;——内蒙古、浙江、河北等省区相继出台推动"五社联动"建设相关政策举措;从"一枝独秀"到"多点开花",
期刊
在当前社会环境形势下,企业正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内部会计工作,且企业内部会计工作对其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又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文章就当前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地剖析,进而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基于湖北省的疫后社区社会心理,"五社联动"作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的行动框架,其核心内容是探索社会工作者、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等要素在社区中与"两委"如何联动,以提升社区治理效能。作为"五社联动"的焦点内容之一,社会工作者的专业优势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回答以下几个问题,有助于厘清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社工)是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区乃至基层社会治理的。
期刊
随着装备制造业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是数控机床的关键部件,该部件的热误差对数控机床工作台的定位精度影响很大。为了探索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热结构耦合机理的关键共性技术,本课题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编号:2013ZX04011-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五轴数控机床的热力耦合机理及同步控制的理论与试验研究”及“基于装配质量的滚
近年来,随着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作为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一直备受关注。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传感节点具有通信能耗高、数据处理能耗低的特点,使得数据传输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热点。在网络中,数据流过大而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引发拥塞,导致数据包的延迟增加。链路容量的分配也是一项
随着控制系统的复杂度和规模日益增加,保证其长期可靠运转正变得愈发困难。尤其在严重关系人身和财产安全的领域(比如航空、航天、核电等),一个很小的故障如果未经恰当处理,即可引发灾难性事故。为使故障发生时整个系统的性能仍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容错控制技术在上述领域中备受关注。在过去三十年间,基于解析冗余的容错控制方法得以迅猛发展。该方法无需任何硬件备份,而是用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完成系统中各部件间的功能冗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已由早期的物料搬运、点焊、弧焊、涂胶密封、冲压压铸等简单操作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加工领域,如:制孔、铣削、磨削以及搅拌摩擦焊等高精度金属切削加工,从而替代人工作业,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工业机器人相比于传统数控机床具有结构紧凑、灵活性好等优势,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高铁等需要在装配现场开展大量钻孔、镗孔、磨削和铣削等切削加工的场合,由于需要装配的
近年来,智能材料的开发与使用,已经成为现代高技术与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材料是一种能够感知外部信号刺激,自身可执行动作的材料,可以作为新型驱动器应用在机器人领域。智能材料驱动器已经成为开发仿生、软体机器人等领域的重要驱动功能器件,其制备、建模、控制及应用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不同学科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针对智能材料驱动器在机器人系统中作为末端执行部件的应用展开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面向微操
硅钢材料主要用作电机、变压器、电器以及电工仪表中的磁性材料。随着机器视觉技术的发展,采用视觉检测与识别技术进行表面缺陷检测与识别表现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为了提高产品的质量,表面缺陷的精准定位与识别受到硅钢企业的重视,并投入开展相关研究,提高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本文利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相关技术对目前硅钢表面缺陷检测和识别任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于硅钢表面图像模式复杂,本文采用分级检测与识别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