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污染器械进行清洁是消毒灭菌的首要步骤。器械上任何残留的有机物都会在微生物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层,妨碍灭菌介质与微生物的有效接触或延缓其作用,导致灭菌失败。为了确保我院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为我院及其他医院管理者有关使用后器械的放置时间和与时间相关的清洗效果及清洗效果检测方法,制定合理的每日下收器械次数和日常检测方法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选用新的未经使用的止血钳,经清洗消毒干燥后备用。试验时将止血钳分别放入盛有血库废弃全血的烧杯中,浸没至关节上约1cm,浸泡5min;取出后分散放置在不锈钢清洗篮中,自然晾干(环境相对湿度70%,室温24℃左右),约放置15min后随机取出32把止血钳投入清洗机清洗作为第一组(0小时组),放置4hr后随机取出33把全血污染后晾干的止血钳投入清洗机按相同程序清洗作为第二组、剩余止血钳放置10hr后随机取出其中32把全血污染后晾干的止血钳投入清洗机按相同程序清洗。按常规置于满载的清洗机(瑞典Getinge-8666型,清洗酶采用美国鲁沃夫公司生产的全效多酶清洗剂)下层,按照设定的机械清洗程序清洗干燥后进行清洗效果的检测。清洗程序为45℃冷水预洗1min、60℃加酶清洗3min、60℃中和1min、90℃漂洗1min、90℃终末漂洗5min(包括上油20s)、干燥20min。将清洗后的止血钳先用校正视力法观察清洗效果;然后分别将止血钳的一侧齿关节端采用ATP生物荧光法进行检测,另一侧齿关节端采用残留蛋白测试棒法检测,最后在两侧齿关节的外侧采用隐血试纸法检测,记录试验结果。结果第一组污染后放置15min的止血钳经机械清洗后,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残留蛋白测试棒法和隐血试纸法的阳性率分别为31.25%、0%、0%和96.88%;X2=91.972,P=0.000<0.05,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不完全相同,潜血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更高。第二组放置4hr后的止血钳经机械清洗后,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30%、33.33%、0%和96.97%。X2=68.443,P=0.000<0.05,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不完全相同,潜血检测的敏感性明显更高。第三组10hr后止血钳经机械清洗后,四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3.75%、100%、46.88%、90.63%。X2=39.165,P=0.000<0.05,说明不同检测方法的不完全相同,残留蛋白检测的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三种方法。结论手术器械使用后放置的时间越长,清洗的难度增加大,清洗的成本增加,影响器械的使用寿命,建议使用后的器械应及时或尽早清洗,必要时应对不能及时清洗的器械采用保湿方法保存。放置时间较长的污染器械,单纯采用机械清洗,清洗效果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探讨手工预处理、酶液浸泡或采用保湿剂等科学合理的清洗方法、流程或保湿处理方法,以期提高器械清洗效果。临床上应用校正视力法、ATP生物荧光法、隐血试纸法和残留蛋白测试法用于器械清洗效果的评价各有侧重,应选择性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