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室环境下,对认知控制的研究常以冲突适应效应的研究进行,冲突适应效应表现为不一致试次后的冲突效应(不一致试次的反应时大于一次性试次的反应时)显著小于一致性试次后的冲突效应。典型的一致性任务包括Simon,Stroop和Eriksen Flanker。尽管冲突适应效应是一个非常鲁棒的发现,其理论基础却存在广泛争议。冲突监测理论认为位于medial frontal cortex的ACC监测到冲突的发生,并将冲突信号传递给其他脑区,提高控制水平以便更好的解决冲突。近年来,冲突监测理论受到特征整合和偶然学习理论的质疑。特征整合理论认为刺激特征和反应特征捆绑在一起,整合进一个共同的片段记忆表征或事件夹中,且至少保留在下一试次类型的开始,特征之间的解绑和捆绑使得被试反应不同刺激类型所需时间不同。偶然学习通过去除重复排除了特征整合因素的影响,但是这样的设计存在很大的问题,即增加一致试次或者不一致试次的数目会导致随机特征选择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提出需要重新考察冲突适应效应及其电生理index,以防止关于冲突监测的发现其实是特征整合或偶然学习的过程。基于此目的,本研究采用改良的排除了特征整合和偶然学习的Flanker任务,重新考察冲突适应效应及N2冲突适应效应index。其次,研究者关于冲突适应效应和影像结构的研究,默认冲突适应效应是特质,目前为止,还没有文献详细考察过冲突适应效应的特质性,因此本研究进行冲突适应效应及其电生理的特质性分析。最后,在冲突适应效应的研究中,即使研究者采用相同的实验范式,仍有可能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有文献表明试次数量对冲突适应效应有显著影响,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研究试次数目对排除了特征整合和偶然学习Flanker任务的冲突适应效应的影响。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思考,本研究招募视力或者矫正视力均正常的57名健康被试,这57名被试习惯用右手,均表示自愿参加实验且获取的抑郁焦虑量表得分正常,无其他精神病史等。实验采用的是经典的数字Flanker任务,为了排除打字指法熟练差异的影响,正式实验前要求被试先做练习,当速度和准确率均满足要求时方可参加正式实验。正式实验共3个刺激集合,每个集合中有10个刺激模块,每个被试随机参加任意一个集合中的任意5个刺激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均满足以下要求:共49个试次,第一个为C试次,最后将被排除不参加统计分析,I、C各占24项,CI、II、IC、CC各占12项,同时,程序中不连续出现4个一致项或不一致项,相邻的试次不出现刺激物或者目标物重复,以此来排除特征整合和偶然学习的干扰。本研究对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排除了特征整合和偶然学习,冲突效应和冲突适应效应仍然存在,且N2是冲突效应和冲突适应效应的电生理指标。使用SPSS软件对行为学数据和脑电数据进行组内相关系数分析以及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发现反应时的冲突效应和N2的冲突效应的皮尔逊相关系数较高且重测信度较高,具有特质性;反应时的冲突适应效应和N2的冲突适应性效应皮尔逊相关系数较低且重测信度较差,不具有特质性;N2峰稳定时所需要的试次数为33。本次对冲突适应性效应的研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