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土地利用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其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的机制、土地利用动态预测等方面。土地利用变化是自然、社会经济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是人地关系演进的具体体现。人的经济社会活动作用于土地,引起土地结构上的变化,这种变化会引起区域社会经济效应的变化。本文以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为基础,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以市级为单位对黄土高原南部各地市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选择运城市为典型区域,运用遥感技术和GIS手段、主成份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运城市的土地现状、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进行研究,测算出运城市各区县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效益,对引起的社会经济效应进行评价,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黄土高原南部地区社会经济效益不断在提高,1990年研究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5.4556和2.9576,2005年提高到7.9093和7.0932,整体上产生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经济效益中土地经济生产力和产业就业结构得分增加较快,社会效益中居民生活水平得分提高最快。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布基本呈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趋势,社会效益则呈由东向西“高—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运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中以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主,占到总面积的92.93%,建设用地面积比例较小,占到5.07%,呈点状分布,较零散。运城市各区县土地利用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运城市土地利用的面积变化量来看,1980年到2005年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呈减少趋势,而只有建设用地地面积是增加的,但由于运城市耕地面积基数大,所以士地利用结构比例变化不是很明显:从各地类面积转移的方向来看,1980-2005年间,耕地转入建设用地的最多,林地转入草地的较多,草地转入水域和建设用地的比较多,水域转入耕地的较多,建设用地转入耕地的较多,未利用地较多的转入建设用地;从各地类转移的速度来看,1996—2005年土地变化的综合动态度要高于1980—1996年的,其中未利用地的综合动态度最大,其次是水域和建设用地,综合动态度最低的是林地。(3)对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社会经济关系定性、定量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和人口增长对耕地变化有较大的负相关,与产业结构、社会进步和工业化程度呈较小正相关,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是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R2=0.861);建设用地与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人口增长、产业结构、社会进步和工业化程度都呈正相关,其中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有较大的促进作用(R2-0.965);其他用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城市化水平、社会进步和工业化因子呈负相关,而人口因子呈正相关,其中城市化因子对其他用地面积比例影响作用较大(R2=0.965)。(4)通过对运城市各区县社会经济效应测评,得到1980-2005年运城市各区县的社会经济效益不断的增加。盐湖区和河津市的社会经济效益最高,且河津市经济社会效益提高较快。永济、闻喜、新绛县的经济社会效益也较高,处于中上水平,垣曲县的社会经济效益(排名)则表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临猗、芮城、稷山、绛县这四个县社会经济效应水平相当,处于运城市的中下水平,夏县、平陆和万荣县社会经济效益是全区最低水平。本文的研究特色:本文在对黄土高原南部各地市土地变化的社会经济效应评价的基础上,选择了社会经济发展速度适中,处于特殊地理位置的中小型城市——运城市,并基于县域尺度,对土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做了定性和定量研究,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