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早期心室重构常常发生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24~72小时内,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室腔的扩大、扩张,以及心肌细胞坏死和心室重构。AMI后约30%~60%的患者会出现无症状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心肌梗死患者即使已经采取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e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的发生概率仍然翻倍增加。因此,AMI后心室重构是HF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cute anterior wall myocardial infarction,AAMI)出现心室出现心室重构的风险较其他部位增加了 1.9倍。沙库巴曲缬沙坦(Sacubitril-Valsartan,LCZ696)作为一种新型抗心力衰竭药物,可以同时抑制脑啡肽酶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1,AT1R)。通过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system,RAAS),并调节利钠肽系统(Natritic peptide system,NPS)达到抑制心肌重构、降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等作用。目前研究关于LCZ696在心衰患者中的使用已得到一致认可,但是在合并Killip分级Ⅰ~Ⅱ级的AAMI患者中,尽早应用LCZ696对早期心室重构的影响是否优于传统的ACEI/ARB类药物的证据尚且不足。故本文以AAMI后Killip分级为Ⅰ~Ⅱ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与盐酸贝那普利相比较,探讨早期应用LCZ696对患者心室重构的保护性效应。研究目的:观察早期应用LCZ696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其对AAMI合并Killip分级Ⅰ~Ⅱ级左心室重构和评价治疗后具体恢复情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收集了 2018年9月~2019年9月入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确诊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Killip分级Ⅰ~Ⅱ级患者60例,其中男性34例(56.67%),女性26例(43.33%),平均年龄62.15±8.52岁,符合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其他用药基线相同,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沙库巴曲缬沙坦组(观察组)以及盐酸贝那普利组(对照组)。进入医院后收集病人基本数据:性别、年龄、BMI、基本病史(包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Killip级别、口服药物种类(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是否发病24小时内行急诊PCI、心肌梗死溶栓试验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运用 SPSS 21.0 统计分析软件,通过t检验、配对t检验和x 2检验等方法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6个月血钾离子浓度(Kain,K+)、血肌酐(Creatinine,Cr)、N末端B 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收缩压(SBP)、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前后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LVESD),同时采用时域分析法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率变异性(HRV,Heart Rate Variability)指标,包括间期标准差(SDNN)、5min间期标准差(SDANN)、相邻间期差的方根(RMSSD)。并随访6个月内的药物不良反应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结果:病人临床一般数据进行对比:诊治前,两组在性别、年龄、BMI、既往史、Killip 分级、口服药物种类、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或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使用急诊PCI、TIMI血流评价、心肌梗死标志物等相关数据对比并无差异性(P>0.05)。1.NT-proBNP对比:诊治前,两组该指标并无差异性(P>0.05)。但在出院后1个月、6个月,两组组内比较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组间进行对比发生有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同时间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也出现差异性(P<0.05),其结果显示6个月诊治指标情况要明显好于1个月的指标。2.LVEF、LVEDD、LVESD比较:诊治前,观察组和对照组LVEF、LVEDD、LVESD三项指标比较无差异性(P>0.05,P>0.05,P>0.05)。出院后1、6个月两个时段中,两组LVEF指标与诊治前比较有所好转(P<0.05),其他两组指标均比较缩小,差异性明显(P<0.001,P<0.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LVEF更高(P<0.05),LVEDD(P<0.05)、LVESD(P<0.05)更小。3.HRV指标(SDNN、SDANN、RMSSD):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SDNN、SDANN、RMS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第1个月、6个月,观察组SDNN、SDANN、RMSSD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血K+、血Cr:治疗前,观察组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出院后第1个月、6个月,血K+、血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6个月内随访:两组在6个月内MACE事件以及副作用情况进行统计,无差异性,(7(23.3%))vs 5(16.7%),P=0.06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合并Killip分级Ⅰ~Ⅱ级患者,对比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沙库巴曲缬沙坦具有显著的抗心室重构效应,使患者的心功能明显得到改善,并且不会使心脏不良反应事件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的概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