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全球最主要能源之一,化石能源推动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而化石能源引发的温室效应日益突出。为应对以2CO为主的温室气体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各国政府制定自己的减排计划,其中中国政府提出在2030年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60%-65%的碳排放减排目标。在碳排放政策日益趋紧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经济良性发展,碳排放量的下降成为江西省各级政府面临的一大问题。本文选取2006-2015年江西省各产业占比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横向对比江西省三次产业产值与全国三次产业产值,发现江西省三次产业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三次产业平均水平,第一、二产业产值占比仍高于全国第一、二产业平均占比,第三产业产值占比仍低于全国第三产业平均占比。通过对比2015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三次产业占比,发现11个地级市的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形式,其中第一产业占比最小的是南昌市,为4.28%,第二产业占比最大的是鹰潭市,为59.38%,第三产业占比最大的是南昌市,为41.22%。本文通过研究1995-2015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化石能源消费情况,发现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仍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传统能源为主,且能源消费种类呈现行业性分布和地域性分布的特点。本文以2006年全国各省市人均GDP为基准,划分全国各地区发展程度,并确定目标产业结构。通过偏离度实证分析表明,2006-2015年期间江西省第一、三产业较目标产业存在一定差距,第二产业仍为主要产业。第一产业占比与目标产业占比走势相似,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但仍高于目标占比,且偏离程度呈现扩大趋势;第二产业占比与目标产业占比整体呈现震荡式下降趋势,其占比整体维持在50%左右,但较其目标占比略有偏高,而偏离程度出现一定缩小趋势;第三产业占比与目标产业结构都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第三产业实际占比已上升到36.8%以上,低于目标占比。通过产业结构有序度模型测度江西省2006-2015年整体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发现研究期间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有序度呈现震荡的倒U型,其中在2010年和2011年产业结构有序度最高,随后出现下降趋势,到2015年下降到0.917,说明近年江西省三次产业结构整体趋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碳排放缺省值方法,求得2006-2015年江西省碳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工业碳排放实证发现研究期间江西省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6年的12803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19120万吨,但同比增速出现下降趋势;碳排放效率提升显著,由148.80元每吨的经济产值上升到2015年的380.15元每吨的经济产值,十年增长率高达155.48%;受人口增长放缓因素影响人均碳排放量也出现上升的趋势,由2006年的4339吨/人增长到2015年的4566吨/人。本文运用相关性实证模型探讨2006-2015年江西省产业结构与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相依性。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第一产业占比与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存在负向强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88;第二、三产业占比与碳排放量存在较强的正向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485、0.710;整体产业结构与碳排放量正向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337。本文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探讨第一、二、三产业占比、人均GDP、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水平对规模以上工业碳排放量的影响,表明在90%置信水平的条件下第一、二、三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的碳排量影响较为显著,人均GDP、环境规制强度和技术创新水平对碳排放量影响不显著,且三次产业占比对碳排放量影响程度大于其他三个影响因素,其中第二产业对碳排放量影响程度大于其它五个因素。基于上述论证,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1)加大清洁能源产能设施投入;2)提高行业能源使用效率;3)引进低碳环保产业,优化第二产业;4)加大第三产业投入力度;5)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