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整理是基本农田建设、耕地占补平衡和保证耕地质量的重要手段,对国家土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土地整理的质量和效益评价是明晰土地整理好坏的关键,针对土地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土地整理对象的多样性,寻求适当的评价方法,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县7个以开发、整理为主的土地整理项目和吉林省九台市4个以开发、复垦为主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应用农用地分等的技术思路和成果,对开发、整理、复垦的土地进行了质量评价,并以生产能力增量为基础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以影子工程法进行生态效益评价,并汇总综合效益,采用效费分析法判断项目盈亏。此外,还探讨了农用地分等及其成果在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方面的应用。得出了以下认识和结论:
1)土地整理提高了土地的等与级。直接提高了自然等,间接提高了利用等和经济等,但利用等和经济等变化幅度与自然等不同步。而且一般情况下,以土地开发、复垦为主的项目比以整理为主的项目等别提高幅度大。
2)自然等提高幅度受整理前土地利用类型与质量状况影响,利用等和经济等的提高受项目区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影响。此外,工程投入费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工程设计标准和整理后等别的提高幅度,在复垦中尤为明显。因此,在自然等不同时,优先选自然等较高的区域;在自然等相同时,优先选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大的区域作为整理对象。
3)土地整理后土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是产生效益的基础。粮食生产是耕地的最基本功能,不考虑机会成本和稀缺性时,仅以粮食生产能力增量货币化做为经济效益的保守值,在成本只考虑项目投资折旧额时,多数项目的效费比可接受;但当成本增加考虑农民生产经营投入额时,大多数项目表现为亏损。
4)整理后不同利用方式对净增收益影响显著,多种经营方式效益增加值较大。通过土地整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是实现土地整理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5)一般情况下,考虑综合效益时盈利的项目,单纯考虑经济效益时也盈利,经济效益在综合效益中占很大比重;目前生态效益评价偏低、社会效益评价难以量化。
6)农用地分等技术及其成果可为土地整理前期和中后期项目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可以促进规划设计规程和标准的健全和完善,为工程监理和验收规范等的制定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