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塬区降水变化对麦田土壤水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sl990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土塬区降水稀少,土壤水是作物可利用的唯一水源。由于区域降水年内和年际变化大,导致作物产量高度依赖于降水和土壤水。明确降水变化条件下作物对土壤分的利用和消耗,对气候变化条件下区域农田水分合理利用和粮食产量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人工遮雨棚和自流滴灌系统形成三种降水条件:正常降水(CK)、降水减少1/3(CK-1/3)和降水增加1/3(CK+1/3),在田间定位观测的基础上,结合氢氧稳定同位素方法,研究降水变化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的影响,分析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模式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得出以下主要结果:(1)降水变化改变了冬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和土壤水的补给。降水减少,冬小麦对土壤水的利用增强,生育期和休闲期深层土壤含水量的降低,且很难补充恢复;降水增加,深层土壤含水量在生育期内降低,但在冬小麦收获后休闲期降水会补给土壤水,土壤含水量逐渐恢复并高于前期土壤含水量。(2)降水变化显著影响冬小麦的叶片形态和叶面积。降水增加,叶长相对变化较大,叶面积增加;降水减少,叶宽相对变化较大,叶面积减少。叶形系数((叶长×叶最大宽)/叶面积)不受降水变化的影响,仅和冬小麦的生育期有关。冬小麦生物量和叶面积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降水减少处理的冬小麦生物量对叶面积变化最敏感。(3)冬小麦优先利用次降水转化而来的土壤水,然后利用土壤前期储水。降水减少,冬小麦耗水量中由次降水转化的土壤水的比例降低,0-2 m的前期土壤水的比例增加;降水增加,则有相反的结果。降水减少,冬小麦生物量WUE降低,籽粒产量WUE增加;降水增加,这两种WUE均降低。(4)降水变化对土壤水、植物茎水的δD和δ18O值有明显影响。土壤水、植物茎水的δ18O值相对于降水的δ18O值有所富集。降水增加,冬小麦对当次降水形成的土壤水的利用减少,对0-40 cm雨前蓄存的土壤水的利用增加;降水减少,冬小麦对当次降水形成的土壤水和0-20 cm雨前蓄存的土壤水的利用减少,对20-40 cm雨前蓄存的土壤水的利用增加。
其他文献
电子集成领域需要大量低压微型开关电源,压电降压变压器作为一种新型电子器件应运而生。本文针对压电陶瓷降压变压器工作特点,采用低温共烧法制备叠层压电陶瓷降压变压器,在寻找
板壳结构优化设计是实现板壳轻量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变密度法,对“几”形钣金件的锁扣支撑板进行了加强筋布置设计。通过模拟确定,锁扣支撑板按拓扑优化法设置加强筋后,其成形性能和结构刚度获得较大改善。为实现对几形钣金件加强筋设置的结构优化,采用变密度法的SIMP密度-刚度插值模型和优化准则,并结合有限元法完成优化。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方法与有限元软件ANSYS相结合,以体积约束条件下寻求刚度最大化
苯并[a]芘-DNA加合物的立体异构体是研究致癌性多环芳烃代谢、消除、反应及分子毒理的立体化学特性的标志物。由于缺乏测定加合物立体异构体的高灵敏分析方法,有关苯并[a]芘(B
学位
时至今日,互联网在微观领域已渗透到日常生活,在宏观领域,更是引发产业创新、引领新兴业态的强大引擎.借助于互联网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近年来涌现出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
在碳捕集与封存过程中,管道输送是将CO_2从捕集地输送到封存地的关键环节。根据捕集气源与捕集方式的不同,富CO_2气氛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含量的杂质组分,成为诱发超临界CO_2输送管道腐蚀的潜在威胁。近年来,关于杂质对超临界CO_2管道腐蚀行为影响的研究,较多选择在水饱和的条件下开展,且普遍集中在O_2、SO_x及NO_x等组分,而对于含H_2S杂质的超临界CO_2体系内管线钢的腐蚀行为尚不明确,
以冀北坳陷化皮剖面中元古界铁岭组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宣龙坳陷赵家山剖面和古子房剖面铁岭组为辅助,结合前人有关该区的古生物、层序地层、沉积环境以及构造演化特征等各项研究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下,百家争鸣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人类对学习的方法与知识的获取,没有人能预知,在互联网的发展下,学习的途径居然如此多变.我相信大家对“云”这个名词并
基于加强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努力创造经济效益为核心,首先分析医疗设备经济效益的重要性,然后阐述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现状,并以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现状为依据,
议论文写作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强学生文化素养.从现阶段情况来看,议论文质量参差不齐,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缺乏逻辑思维是重要原因.在写作训练中,将重点放在格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工艺及产品越来越复杂。各种大规模复杂的系统相继问世,这些复杂的系统往往由非常复杂的关系相连接。在系统安全研究中,认为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