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拓展运输服务贸易是交通运输领域一大关键发展方向。运输服务贸易长期在我国服务贸易总额中占据重要份额,规模也不断扩大,但仍长期存在逆差的问题。因此,本文研究了运输服务贸易逆差形成原因及其对策。观察运输服务业发展现状,发现运输服务进口较出口增长较快,我国国际市场份额和不少运输强国有差距,以海运行业的逆差最为突出。参考运输市场、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异质企业、企业内生边界和竞争优势等贸易理论,本文从两个角度做实证分析:第一,使用国家投入产出表-结构分解分析(NIOT-SDA)方法,将2005-2014年47个行业对三种运输服务的进口增加向量分解为五个部分,可归类为三种效应:经济规模效应、产业投入产出关系调整效应和进口依赖效应。统计表明,样本期间运输服务业进口增加现象约三分之二来源于各产业增产的经济规模效应,约三分之一来源于各行业的生产中间投入的进口依赖效应,而产业投入产出关系调整效应较小可忽略。具体看各子行业,水运的进口依赖问题最严重,陆运和管道运输的进口依赖程度有减小趋势,空运在最终使用的运输服务进口环节依赖效应较轻,但中间投入的依赖效应较大。另外,服务业尤其是高端服务业的进口依赖效应也值得重视。第二,以波特钻石模型为主要框架对运输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做因子回归和因果检验,发现我国运输服务贸易逆差问题实质上是国际竞争力不足的体现,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化发展和劳动力、资本要素基础不足,市场结构散乱、缺乏规模经济,相关及支持行业贸易优势较弱,现期开放环境不适应等等,导致行业未能从充足的国内需求和开放的市场中获益(统计显示,开放环境在长期有利于运输服务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综合来看,我国运输服务逆差形成原因表现为:微观层面的供给方要素缺陷和国内需求方的弱合作意识,中观层面的规模经济缺乏、市场结构混乱以及相关产业支持不足,宏观层面的短期不易适应的开放竞争环境,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不仅引起直接的对外进口,也能结构性地使得进口依赖度加重,同时出口市场的开拓也受到阻力,从而导致了逆差问题,其中海运行业尤甚。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建议:引导运输服务业自身继续提高要素丰度,同时也要注重高质量发展,加快向知识型、技术型服务产业转变,加强对海运行业的扶持;产业链层面,引导上下游相关产业对运输服务业的支持;在宏观经济环境层面,应坚定不移地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引导运输服务业外向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