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十六世纪前见理论创立以来,该理论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文学界对前见理论的观点也经历了由否定到肯定的改变。在该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创立者伽达默尔继承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前结构思想,并给前见理论界定了含义。在他看来,前见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对事物的理解和表达只起阻碍作用的意识,译者的理解和表达都依赖于前见,不同的前见意识对翻译过程的理解和表达均有着不可避免的制约,而这种制约同样影响着译者的个体表现。前见的形成除了如历史背景、风俗习惯和宗教等这些外部因素外,诸如性别,译者目的等内部因素也应考虑在译者的前见意识中。同时,译者不同的前见意识也影响着其对翻译策略的选择和采纳。作为第一部描写性的文学著作,《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长久以来,海内外的学者都专注于此书的翻译。而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采用归化法还是异化法这一策略选择上,对基于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文化身份的译者所带有的“前见”意识则很少论及。本论文试图以前见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对《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两中文译本的产生土壤,译者所处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地域以及性别的差异这些主客观因素的分析,试图揭示人的社会属性对翻译策略及翻译操作的直接或间接的制约或操纵,从而使我们从深层探求文学翻译的文化属性的角度,对翻译者的个体表现差异作出更为科学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