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越来越受到相关领域学者的重视。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也高度重视本国语言政策的制定和施行。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复杂的语言分布及使用情况使印度语言政策的制定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印度语言政策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我们窥视印度的社会结构从而理解印度的意识形态,并为以后我国语言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究了殖民时期以及独立后印度语言政策的演变,发现印度之所以推行《三语方案》,有其深刻的政治原因。在英属印度时期,英国在印度的语言政策分为支持东方教育的东方学派和支持西方教育的西方学派。在英国统治初期,为了更好地进行管理,政府鼓励英国官员学习印度语言和文化,开设教授印度当地语言梵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等的学校,政治、经济各方面都采用印度语言,并通过印度当地语言传播西方文明。东方学派所倡导的这些政策使印度统治者很快地适应了当地的生活。随着英国在印度统治的不断稳固,统治者开始倾向于西方学派所倡导的政策,即实行英语教育,以英语为媒介来传播西方文明。独立后,印度政府开始努力限制和取代英语,当时的印度宪法明确提出15年内由印地语取代英语。但是印地语作为国家的官方语言却遭到了南方各帮的反对,并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为了缓解矛盾,印度议会于1967年通过了修订的官方语言法,明确规定英语为辅助的官方语言。同时还推出了一项著名的妥协方案--《三语方案》。该方案规定,中等学校必须讲授英语、印地语和地方语言。在印地语地区,除了印地语和英语之外,还应讲授一种印度语言或欧洲语言。《三语方案》的制定是多种因素促成的,传统的观点认为是由印度文化和历史的特殊性质决定的,但通过与一些欧洲国家的比较,发现这种观点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完全成立。本文则从政治策略的角度,分析了印度独立时所处的历史时代和复杂的官僚关系,从而更加有力的解释了印度现有语言政策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