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发展,我国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在不断地增长,由此引起城市内河流域内涝、黑臭频发等一系列问题。南宁作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近年来发展迅速,同样面临着径流污染加剧的痛点问题。2015年,南宁成为16个首批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之一,由此对南宁市进行地表径流及非点源污染的总体计量及空间特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150m网格为基本单元,对南宁市区地表径流及非点源污染进行精细化建模研究,分3种情景化的低影响开发模式对试点区域进行了改造模拟,主要结论包括:通过分析年径流产量发现,2015年市区径流总量为3.37亿立方米,相比2009年的1.86亿立方米有很大增长,空间径流分布向市区东北方向偏移。非点源污染物中SS和COD产量均有增长,TN和TP则相反。COD产量从2009年的1.858万吨增加到了 2015年的1.868万吨,SS从3.880万吨增加到了 4.583万吨,TN从0.254万吨减少到了 0.228万吨,TP从0.073万吨减少到了 0.060万吨。年径流产量在空间分布上出现高污染区域转移的现象。研究发现造成径流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不透水面的变化,COD和SS变化的主导因素是是居住用地和商业用地,TN和TP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工业用地、其它建筑用地和绿地。对特征区域的分析发现绿地能有效影响径流及非点源污染,在不同设计降水下径流峰值均出现了 30分钟的推迟,污染物的峰值也有了一定的推迟。对南宁高强度改造区H进行低影响开发情景模式改造模拟发现,最大径流(情景1)及污染物(情景2)去除模式下径流及SS的削减分别达到了 21.04%和66.37%,成本最优模式(情景3)下径流及SS的削减分别为13.74%和46.71%。从单位投资回报考虑,情景3单位成本径流和SS削减率分别增加了 0.17(%/千万元)和0.89(%/千万元),即情景3模式要优于情景1、2。由此提出建议,在进行“海绵城市”改造时需要从单位成本投资所带来的效益变化出发,多目标的进行管理设计方案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