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坚持持久抗战和夺取中国革命胜利而进行的一项伟大创举。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而且对建国后一段时期内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影响。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也是各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伪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事扫荡,国民党政府对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封锁,再加上边区自身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给中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领导陕甘宁边区广大军民开展了以农业为主,兼办工业和商业的大规模的生产自给运动。在大生产运动中,陕甘宁边区广大军民在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在极其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创造出了经济奇迹,不但基本做到了丰衣足食,而且增加了财政收入,保障了抗日物资的供给,战胜了巨大的经济困难,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生产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特殊时期开展的,贯彻实施其经济建设思想的生产自救运动,也是“经济服务于政治”实践的一种体现。在审视其开展的图景脉络中,必须看到经济对政治的重要作用,并且通过对大生产运动的后世解读,寻找到现代化背景下经济建设的一些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