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宋初画院大兴,徽宗朝又兴办画学,广揽贤才,更是奠定了南宋画院的宏伟基业。两宋画院并重人物、山水、花鸟三大画科之发展,统治者偃武修文、喜好丹青,大力扶持画院、画学之发展,造就了宋代画院人物画之繁荣昌盛。两宋三百年的院画史上成就了石恪、燕文贵、张择端、李唐、萧照、苏汉臣、李嵩、李迪、陈居中、马远、梁楷等浩若星辰的人物画巨匠,画家之众、作品之盛在古代人物画史上空前绝后。两宋画院人物画发展的最大特征在于其题材上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其题材一改前代帝胄、佛道、绮罗、神鬼图像盛行之面貌,专事婴戏、货郎、农桑、风俗、节义之图。画院画家热衷于表现城乡现实生活、市井风俗及体现民族气节之历史故事。在艺术思想上,画院画家们摆脱了长久以来儒家礼乐文化所赋予的“成教化、助人伦”的思想,他们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思维来热情讴歌世俗生活之美好与激昂悲壮的爱国热情。顿时富贵之气锐减,爽朗之风剧增,教化之功全销,言志之意毕显。洗尽铅华,最爱天真烂漫;挥毫之间,尽显农桑之乐。两宋画院人物画坛骤然吹来一阵清新之风,奏响世俗之韵。宋代画院人物画题材趋向世俗化的原因与其时代政治思想背景及社会文化环境不无关系。首先,两宋偃武修文的政治思想造成了“舍弃阳刚、趋向阴柔”的时代审美精神。画家们对以往那些宏大崇高的政治题材与法度森严的神圣题材不再感兴趣,转而描绘轻松活泼的现实生活及市井风俗。其二,两宋工商经济繁荣,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民文化的高度发达对绘画题材的需求也开始逐渐向装饰性、世俗化方向发展。其三,画院制度的松弛与道家思想对艺术创作的影响也日渐增强,画院画家们有了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与土壤,可以随意选取题材作“解衣般礴”式的艺术表达。其四,特殊的政治格局与历史背景对院画家创作题材的选取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靖康之变以后,宋室偏安一隅,置徽、钦二圣于不顾,苟延残喘的格局激起了画院画家们强烈的愤懑与深切的故国之思。最后,文人画思想与禅佛思想对两宋院画家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文人审美思想与禅佛思想的介入使得宋代画院风俗画产生了“俗”与“雅”互相交融的显著美学特征。两宋画院人物画构成了一段精彩的美术史,从绘画题材的世俗之美到艺术风格的清新雅致之变无不反映了宋代政治、思想方面的时代背景与宫廷绘画艺术的巨大成就。众多传世的作品记录并保留了当时的社会现状与时代背景。繁荣一朝的风俗画、历史故事画题材与刚刚兴起的“减笔画”风格丰富了后世画坛的绘画题材,并拓展了人物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为明清水墨大写意风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宋代画院画家关注民生的风俗画创作同时也引起了后世画坛对现实主义题材的关注与思考,对我国近现代绘画艺术的繁荣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