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学进入明代中期,王学崛起,朱学衰微。湛甘泉上承白沙,下启阳明,以“合一”之道贯通内外,本体上融合心性、心理,以“心合内外”、“心体万物而不遗”改善朱子理气、心理二分问题;功夫上无分动静、知行,以“随处体认天理”调合朱陆“尊德性”与“道问学”之偏。此贯穿本体与功夫的“合一”之道在《心性图说》中亦有展现,文中“心无所不贯也……心无所不包也。包与贯,实非二也……中外非二也。天地无内外,心亦无内外”和“是故始之敬者,戒惧慎独以养其中也。终之敬者,即始之敬而不息焉者也”等句,分别是甘泉用“合一”之道对心体论与敬工夫论的新阐发。这篇集中体现甘泉心性思想的文章受到学者高度关注,不但成为甘泉学派内传播甘泉心学的工具,还被现代学者广泛使用,作为论证观点的史料依据。综合以往研究成果,鉴于许多现代研究文献存在引用《图说》内容不一致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古代文集中《图说》诸版本内容原已不一致,造成现代研究文献产生这一问题。本文主题就立足于此,通过对不同《图说》版本比较、考订辨析,最终修订出能比较完整契合甘泉心学意指的《图说》版本。本论文结构由《图说》背景分析、《图说》版本比较及考订、《图说》学术影响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分别从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展开,前者以明代理学嬗变成因及表现形式的分析为主,后者结合甘泉学术经历和甘泉学旨特点,旨在展示理学嬗变对甘泉的影响及其在甘泉学中的表现。第二部分由《图说》版本概述、版本考订及义理辨析三大块组成。为了在版本比较及义理辨析时有可依据的合适版本,笔者对现存《图说》诸版本进行了梳理,挑选出最为可靠的版本作为底本,然后通过底本与其他版本之间的比对及差异辨析,进一步修订底本中不足之处,最后从义理方面分析《图说》义理与甘泉心学的吻合程度,及《图说》义理来源、形成和发展。第三部分则分别讨论《图说》对明清学者和现代学者研究的影响,并对部分现代研究论著中的《图说》引用内容进行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