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代”诗歌具有相对宽松的思想文化氛围,也受到当时普遍的时代思潮鼓舞和推涌,同时又具有弃绝权威的躁动,因而每个人在面对时代思潮时,各自形成不同的诗思素质、心理准备和特殊的处理手段。这导致了“第三代”诗歌的驳杂与“混乱”。同时由于“第三代”诗歌的不成熟和繁杂,它自身也没有能够确立起一套可以为人们所公认或普遍接受的认知规范,这给读者和研究者的阅读、交流和彼此地进入造成了极大的障碍和不便。所以目前在国内外,大多数研究者依然未能找到对“第三代”诗歌合适的解读方法,也无法走进它。
但是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正是因为它的庞杂与不确定性,以及拒绝以一种给世界以秩序的思想体系作为诗的支撑点和一切听命于有意为知的反叛和独创,使得“第三代”诗得以保全自己无限开放的实验性和独立精神,并且有可能成为不断刺激诗学研究和批评有所拓展的动力源。对于它们的阅读和理解,同时也可以变成阅读者自我理解的行为,在面对这它们时,可能引发更多而复杂的感悟能力和想象力,以及新鲜的阐释能力,对“第三代”诗人和诗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
“反意象”口号的出现绝不等同于诗歌意象艺术的断裂,“第三代诗人”以对“朦胧诗”的造反起家,进发出强烈的反叛精神,却无法割裂他们与诗歌传统以及前代诗人的潜在联系。在“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的诗歌文本里,出现大量民俗、新时器时代的原始意象,诗歌被引渡到古朴的文化传统中,传统与现代得以被打通;“他们”诗歌中出现“拒绝隐喻”的日常生活意象,再次显露韩东、于坚们寻求个体体验,漫步于纷乱现代生活的企图。虽标榜断裂,却又无法避免某种深层次的延续;而在海子、吕德安等诗人那里,通过构建乡土意象寄托深度情感,诗歌抒情传统得到延续。
本文引入“影响的焦虑”这一理论,了解“第三代诗歌”发生的必然性因素。将“第三代诗歌”放置在八十年代语境中叙述,探究其产生背景,并上溯至建国后50年代诗歌,分析“十七年诗歌”、“文革诗歌”和“朦胧诗”在意象艺术中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了解建国以后的新诗抒情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转化。
以往对于“第三代诗歌”的研究,存在“诗人在前,诗歌在后”的现象:大都从流派出发对各流派诗学观念进行分类和梳理,进行整体上的研究。本文将“第三代诗歌”放置在一定高度,力图从诗歌意象入手,通过对“第三代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大致分类,并详细分析常用意象,进入诗人内心世界,以此考察“第三代诗歌”折射出的诗学观念,同时找到“断裂”现象下,所隐含着的对于文化传统的深层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