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前后中国新闻组织嬗变的一种路径——从“记者座谈”到中国青年记者学会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li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20世纪初,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道路开始萌芽,但受各种政党关系、国外势力的干扰以及国人自身文化体系的影响,一直发展缓慢。到了20世纪30年代,随着政党报刊时代的终结,大众化报纸兴起,中国新闻记者的职业化进程出现转机。中国的新闻从业者开始自发的接受行业职业化,他们组织团体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认定,“记者座谈”便是其中的一个显著代表。  “记者座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自己的组织,与“上海日报公会”等是由报业业主和经理组成不同,参与者是在职的普通新闻记者,他们自发参与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术修养、探讨新闻理论、确定自我价值。  “记者座谈”的出现,以及他们所办的《记者座谈》专栏,是当时中国新闻行业职业化进程向前迈进的重要体现。“记者座谈”的出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近代中国新闻媒体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1929年至1930年间,国民党政府将新闻记者归入自由职业者之列,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记者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身份。  1935年之后,“记者座谈”投入较多精力关注日本侵华事宜。在《记者座谈》专栏上,他们对日本的新闻事业进行详细介绍。后期还有较多文章从职业道德层面对日本媒体进行批判。关于抗战压力下的记者工作如何进行的探讨也曾在《记者座谈》专栏上出现,关注抗战这个特殊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操守问题,仅限于学术探讨的范围。上海沦陷之后,“记者座谈”解散。它的主要成员如恽逸群、陆诒、袁殊等加入了“中国青年记者学会”。  “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是抗战期间诞生的新闻组织,“记者座谈”与之相比颇有区别,“记者座谈”的成员较为闲散且不固定,组织对成员基本不具备约束性,只是采用聚餐、出版专栏的方式联络。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则有其固定章程,是一个比较严格的组织。“记者座谈”只是为了教育新闻职业同人,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是为了更好地团结新闻记者、更充分地利用战时新闻资源为抗日战争服务。“记者座谈”其主要功能是推进新闻职业化,而“中国青年记者学会”其主要功能则在于宣传抗日,为抗战服务。  在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民众对战事情况、当局政策的信息需求尤为迫切。加之战争环境险恶,并不是所有的报社记者都可以亲临战场,进行采访报道。这就促使新闻从业者摈弃传统的以各家报社独立为营的采访报道形式,寻求以组织团体的形式进行新闻采访报道,“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便应势而生。除有组织的进行战地采访外,“中国青年记者学会”还通过成立国际通讯社、编撰书册、开办讲学来推动战时新闻学和战时新闻教育的发展。“中国青年记者学会”以服务国家、服务战争为基本宗旨开展新闻活动,成为世界新闻史上新闻组织开展战事宣传的重要典型。
其他文献
日本是新闻传播大国,新闻传播产业发展成熟稳定,这与日本拥有充分适合自身国情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新闻传播教育普及性和专业性的结合,实现媒体受众和媒体
“黑色幽默”这一风格从在国外诞生,80年代被引入中国。从其在文学界的风靡到逐渐扩展至电影界,这个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中国的电影人在接受这一风格的同时通过不断的模仿和
随着互联网在大众传播当中的普及,传媒从纸质、电台、电视的传统媒体时代走向网络媒体时代。由于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媒体走上了媒介融合的道路,既保留了传统媒体又
博客群体的扩大,标志着滥觞于简单日志的表达方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这种以无数个体进行网络内容创作的传播形式,以其大体琐碎但却合力巨大的姿态,为个体媒介形式
期刊
本文致力于研究美容时尚类电视节目如何影响女大学生身体消费  首先,文章分析了身体消费现象产生的背景和本文的研究始因:后现代文化对“视觉”的高度重视,现代消费社会使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