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美国率先建立起来的,其最初目的是为了防范金融风险,防止商业银行盲目发放贷款,保证银行客户存款的安全,维护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存款准备金制度是中央银行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一个重要工具。但随后由于金融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也纷纷放弃了利用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调节货币,有些国家甚至将存款准备金率降为0,实行零准备金制度。 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建立起来的,从建立以来,存款准备金制度充当过结构调整、支付准备和信用控制等职能。近年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开始充当货币政策工具,而且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但是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的深化,金融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和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频繁的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工具实施货币政策操作必然会使金融市场产生波动,破坏金融稳定,同时,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控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因此,在研究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总结目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以及可能影响其发挥作用的因素,对未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角色定位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本文回顾了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对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演进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与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点进行对比。然后又对1984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调控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影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效果的现实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应当逐渐放弃充当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恢复到其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的本源上来。 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介绍了文章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简要评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阐述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此外,该部分还对存款准备金制度本身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演进及特点。该部分主要运用了比较研究法,着重介绍了美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历程,归纳了西方发达国家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特征,并与我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进行了比较。第三章是1984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效果分析。该部分主要运用了实证研究法,重点阐述了1984年至2011年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发展历程,对这20多年我国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该部分将影响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效果的诸多因素归纳为制度内部因素和金融环境两个方面,并分别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第五章阐述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改革方向。主要包括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功能转换,对我国实行零准备金制度的分析,我国存款准备金付息的原因和必然性的分析以及如何改革我国的差别准备金的确定依据以使其在实践中发挥最大效用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