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源廉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重要的慈善人物。在其一生中进行了大量的直接捐赠、联合捐赠等捐赠活动;并通过自身影响力参与个人救助和举贤荐能,进行赈灾的救济活动;同时广泛参与捐赠教学仪器、筹建大学、捐赠图书事业和倡导和平等志愿活动。范源廉的慈善活动既与其所处的清末民初的时代有关,也与他所受的中西教育和人生经历密切联系。晚清、民国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甲午中日战争清朝的惨败刺激有识之士寻求救中国的良方,范源廉的家乡湖南成为维新思想传播的重镇。范源廉在湖南的成长和教育经历,为其一生的事业埋下了发展慈善的种子。范源廉两次留学日本,学成回国后,先后出任清朝的学部主事、参事,正式投身教育事业。进入民国后,又三次担任教育总长,在教育方面成就斐然。之后,范源廉又曾担任中华书局编辑长、中国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干事长,并在清华学堂(今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任职,他的身份也因此从一位杰出的教育家转变为一位优秀的社会活动家,为我国近代的科教文化和慈善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范源廉的慈善观大体受到四个方面的影响,即:第一,所处时代的浸润;第二,中西文化的碰撞;第三,童年经历的促发;第四,师友交流的塑造。而范源廉的慈善观,则主要包括“人人参与”“自愿慈善”和“慈善两利功能”三个方面。与同时代的著名人士如熊希龄、严修、张謇等人相比,范源廉坚持以慈善教育为主线,注重持续性,且带有浓烈的救国色彩,可谓是特征鲜明。范源廉的慈善公益实践,主要包括三种基本类型,即捐赠活动、志愿活动和公益活动。范源廉的捐赠活动又分直接捐赠和联合捐赠,志愿活动包含以申请抚恤和举贤荐能为代表的救助活动和多次赈灾志愿活动,而其公益活动则范围广泛,含公益教育、公益助学、捐建图书馆和倡导和平等方方面面。范源廉的慈善观直接影响到其弟范旭东的慈善实践,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中国教育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见证了中国慈善的近代转型,同时也为湖湘文化增添诸多元素。从当代角度来看,范源廉的慈善公益观和慈善实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有利于形成人人参与慈善的氛围,有利于发挥慈善事业的社会保障作用,有利于形成以制度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