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结束了盯住单一美元的时代,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自从这次汇率的重大调整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现升值态势。到2008年4月,人民币汇率已由当初的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升至1美元兑6.98元人民币。然而,自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走势出现了横盘行情,持续到2010年3月。而股价自05年后不断上涨,2007年8月由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股市一路下滑,股价从6000多点一路下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熊市。那么,人民币汇率与股价是否有某种联系呢?金融危机发生后,中国汇市和股市的关系是否较金融危机发生前有所变化呢?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汇率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并与金融危机前作比较分析,对于重新认识中国汇率和股价关系以及政府政策的调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国内外已有研究主要着重于汇率与股价的关系,并未考虑金融危机这一外生因素的潜在影响。笔者就此进行实证和研究。本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简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从基本理论出发,全面分析汇率与股价之间相互关系极其传导途径。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汇率与股价关系所进行的实证研究,并指出现有文献中存在的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第三部分是介绍了本文所使用计量方法模型和数据进行了描述。第四部分汇率与股价关系的实证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通过利用日度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ARCH系列模型等方法对金融危机前后汇率和股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第五部分为政策建议,本文从完善股价形成机制、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构建多层次股票市场体系、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促进外汇市场与股票市场传导中介的发展和完善等方面对我国股市和汇市提出政策性建议。通过上述实证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金融危机前后汇率与股价之间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第一,危机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股价之间呈显著正向关系,而危机后为显著负向关系;第二,危机前存在由汇率到美元的因果关系,危机后两者不存在任何因果关系;第三,危机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股价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危机后不存在协整关系;第四,危机后两者存在ARCH效应,危机前则不存在。本文的实证检验结论说明了我国的汇市和股市确实存在一定的关联性,随着这种关联性的确认,本文又对金融危机前后两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比较,结果发现金融危机的出现影响了两者间的关联。我们必须继续推进两个市场之间传导渠道改革,使两者间联系更通畅,面对危机时更灵活。本文创新之处在于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汇率和股价之间的关系,并与金融危机前作比较分析,探讨金融危机对汇率和股票关系的影响;其次,在数据的选取上,摈弃了大多数文献所采用的上证指数,选取了能反映沪深两地股市情况的沪深300指数;再次,在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对两变量分析时,采用VAR模型确定变量的滞后阶数,在进行因果检验;最后,在前人运用的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基础上,引入了ARCH系列模型研究两者间关系。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待突破和改进,一方面,在实证研究中,由于笔者的实证能力有限,未能很好的阐述金融危机对人民币汇率与股价关系的影响。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时间的确定上有待商榷。本文依据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为界限,选取2007年4月为金融危机的分水岭,这显得过于主观。同时,本文选取数据比较单一,仅仅研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对股市的影响,但其他国家货币兑人民币汇率,甚至欧元、日元汇率都可能影响到我国股市,因此这方面有待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