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4月太湖再次暴发蓝藻水华,水源水水质受到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活及生产用水。如何治理高藻水源水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生产上多采用絮凝、预氧化、气浮、过滤等处理工艺。而这些工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除藻效果有限,例如传统混凝工艺处理高藻水的主要问题在于混凝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多。直接过滤也是除藻的一个常用方法,但是高藻水易造成滤池堵塞或滤床穿透。本文应用自主研发的高效涤纶高弹丝纤维球滤料,采用微絮凝—纤维过滤工艺方法并研究其除藻效果和影响因素。这种新型滤料的滤速、截污容量、比表面积等性能参数远优于传统粒状及纤维球滤料,该滤料的应用不仅可为水源水中除藻提供一种先进的工艺方法同时也开创了一种新型过滤材料。本试验针对夏秋季上海松江大学城湖水(含藻量6.8×106~8×106个.L-1)进行微絮凝纤维过滤研究,主要分为两大阶段:①絮凝剂的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②微絮凝—纤维过滤除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主要的结论如下:1.适当地加大絮凝剂的投加量可以提高絮凝剂对藻类的去除率并强化絮凝对浊度、藻类个数等的去除效果。2.对于藻类总数在6.8×106~8×106,pH约为7,浊度为8~11的低污染水源水,三种絮凝剂对总氮、总磷和叶绿素a的去除效率都是:氯化铝>硫酸铝>硫酸铁。3.对于松江大学城湖水而言,铝盐作为絮凝剂对藻类的去除率高于铁盐;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絮凝剂对藻类的去除高于无机盐类絮凝剂。4.微絮凝纤维过滤试验表明:高效涤纶高弹丝纤维球滤料有良好的藻类过滤效果,直接过滤最高可去除70%的藻类总数。对于藻类总数8×106个/L的高藻水,在少量投加PAC 15mg/L,过滤速度为15m/h的条件下,出水藻类总数可保持在106个/L以下,除藻率最高可达90%以上,并且在6小时内仍稳定在低藻水(<106)范围内,水头损失小于160cm。5.试验表明,涤纶高弹丝纤维球滤料用于去除原水藻类具有投药量少、除藻效果显著、产水量大、出水稳定及运行周期较长等诸多优点,是一种性能良好、推广应用前景较好的新型滤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