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以临床、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IBD的CT小肠造影(Computer Tomography Enterography,CTE)图像特征,探讨CTE对IBD的诊断价值。第二部分:以临床、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临床评估CD活动性为标准,通过患者CTE图像表现,评估其活动性,为临床评估CD患者活动性提供CTE诊断依据。第一部分CT小肠造影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价值目的:分析炎症性肠病的临床及CT小肠造影特征,探讨CT小肠造影对IBD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经过临床、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IBD患者71例,其中克罗恩病患者51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CTE检查。1,探讨分析IBD的临床特征;2,分析IBD各种CTE表现,包括肠壁病变(肠壁增厚、增厚方式、异常强化、浆膜面是否受累)、病变部位、病变累及方式、肠管形态及肠外表现。结果:1,临床症状表现中里急后重感、粘液脓血便多见于UC患者,与CD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24.079,P<0.05和?2=14.771,P<0.05);2,CD与UC均可见肠壁增厚,但增厚方式有所不同,CD多表现为非对称性增厚,UC多表现为对称性增厚;CD与UC病变肠管黏膜均表现为异常强化(?2=0.485,P>0.05);CD的好发部位为小肠、回盲部,而UC好发于直肠、乙状结肠及降结肠;CD多表现为节段性受累,而UC多表现为连续性肠壁受累;肠管僵直及结肠袋消失多提示为UC患者;浆膜面受累、蜂窝织炎,腹腔/肛周脓肿、瘘管多提示为CD患者。结论:CTE可以清晰显示IBD的肠管病变及肠外表现,在IBD的临床综合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第二部分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度评估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和分析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度评估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2015年5月,经过临床、肠镜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克罗恩病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Harvey-Bradshow CD指数评分(CDAI)(见表1)计算患者CDAI值,CADI值>4分表示CD处于活动期,CADI≤4分表示CD处于缓解期。经过计算其中活动期CD为46例,缓解期CD为34例,所有患者均行CTE检查。分析CD患者CTE的以下特征:病变的肠壁厚度;肠壁动脉期和门脉期的CT值;肠壁的强化方式(均匀强化、分层强化);肠管的形态;肠外表现(梳状征,肠系膜密度增高,腹腔淋巴结肿大,蜂窝织炎,窦道、瘘管,腹腔脓肿)。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肠壁厚度、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三个定量指标进行ROC曲线分析,找出能诊断CD活动期与缓解期的临界值;将所有有统计学意义的CTE特征建立一个评分系统,每个支持CD活动期的特征设置为+1分,而支持CD缓解期的特征设置为-1分,依此原则计算出每位患者的总分,再通过ROC曲线选取诊断CD活动期与缓解期的最佳临界值分数,并计算该临界值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1)活动期CD患者的病变肠壁厚度、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均高于缓解期;活动期CD表现为肠壁分层样强化,缓解期CD表现为均匀一致性强化;系膜缘缩短、游离缘假性憩室形成提示为缓解期CD患者(?2=13.196,P<0.05);活动期CD表现为肠系膜密度增高、蜂窝织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及梳状征。(2)ROC曲线分析肠壁厚度、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937、0.946,签别诊断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6.005mm、81.91HU、88.26HU;(3)ROC曲线分析评分系统鉴别诊断CD处于活动期与缓解期的临界值分数为0.5,该点的敏感性为93.5%,特异性为97.1%,ROC曲线下面积为0.995。结论:(1)活动期CD的肠壁厚度、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均高于缓解期;活动期CD肠壁表现为分层样强化、肠系膜密度增高、蜂窝织炎、腹腔淋巴结肿大及梳状征,缓解期CD为均匀强化,系膜缘缩短、游离缘形成假性憩室。(2)利用评分系统签别CD活动期还是缓解期的敏感性为93.5%,提示小肠CT造影可以提高对CD活动期诊断的准确性,从而指导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