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被誉为当代最会讲故事的作家。作为唯一一位坚持用犹太民族语言意第绪语进行创作的犹太裔作家,他在1978年由于“他那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既根植于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将人类共通的处境反映出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辛格始终坚持以犹太人的身份为了犹太人,创作关于犹太人的故事。他擅长于从犹太文化传统里挖掘普适的价值观念,这也是他突破意第绪语文学圈进而得到广泛认同与赞誉的原因所在。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主要关注了他作品中的道德、身份、宗教信仰以及创伤问题。而家园作为他小说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母题尚没有得到关注与研究。笔者通过整理发现,从家园角度出发,他的长篇小说作品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后大屠杀小说,作品主题可以总结为由于希特勒对东欧犹太人的大屠杀以及幸存者随后的流亡经历所造成的家园失落感。这类小说叙事地点通常设置在战后的美国,讲述犹太难民以及幸存者的破碎生活。另一类是前大屠杀小说,叙事地点设置在波兰,主要讲述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东欧传统犹太聚居生活的解体。东欧犹太知识分子纷纷剔除自身的传统犹太性转而投向更加世俗化的生活。在这类作品中,辛格倾向于刻画那些在同化过程中陷入身份危机和道德滑坡深渊的犹太主人公。他们在故事的结尾纷纷以回归犹太传统重拾犹太宗教信仰来实现家园的回归。这类主人公则是辛格研究中最经常被提及的“忏悔者”。本文通过研究辛格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部长篇小说中的家园失落与家园追寻主题来挖掘辛格自身的家园意识。《敌人,一个爱情故事》属于提到的辛格的第一类小说。它作为一部经典的大屠杀题材小说很好地凸显了家园失落这一主题。《萧莎》和《卢布林的魔术师》则属于第二类,故事中的主人公艾伦和雅夏最终都在一系列的疑问挣扎中以各自的方式回归犹太文化传统从而实现了自身的家园追寻。本文选择六七十年代的三部小说是基于这个时期的特殊性,五十年代的美国尚处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的阶段,而到了六七十年代则发生了一系列的动荡不安,越南战争以及民权运动都是这个时期的产物。不安宁的外部环境使得辛格更加注重在作品中讨论家园问题。本文主要参考了迈克·克朗在《文化地理学》一书中对民族家园的论述、哈金在其《移民作家》一书中关于家园的阐释以及生态批评中的家园观点。文章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在给出辛格及其六七十年代三部作品的大致介绍以后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辛格及其作品的主要研究成果,其后对本文所用到的关于家园的文学理论思想进行初步介绍,最后阐明本文的论点和结构框架。第二章主要聚焦于《敌人,一个爱情故事》中的家园失落主题,从地理、社会、精神三个维度去分析主人公的家园失落感。其中犹太传统社区的消亡和大屠杀后对上帝仁慈的质疑是为主要原因。第三章分析了《萧莎》和《卢布林的魔术师》中主人公们家园追寻的尝试。艾伦通过回到儿时居住的犹太街以及与居住在这条街上象征着犹太文化传统的幼时旧友萧莎结婚来实现家园抵达。雅夏则是通过重拾犹太宗教信仰来实现家园复归。第四章则通过回顾前两章的家园失落与追寻来总结并深入挖掘辛格流露出的家园意识,旨在说明尽管这三部作品故事背景并不相同,但其中隐含的作者的家园意识是连贯的。不难发现,辛格的家园意识是与其强烈的民族情感与民族责任感交织在一起的。本文认为辛格的家园意识文化根源在于弥赛亚情结中的“拯救”意识,并将其总结为辛格对犹太民族即将到来的危险的担忧以及辛格对犹太文化传统的依恋。其中危险主要归纳为反犹主义,同化以及信仰丧失三个方面。最后一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旨在说明对于辛格来说家园与民族密不可分,其家园意识表现为其对犹太民族的深切关怀。此外家园意识视角不仅适用于本文的三部小说,同样有助于理解辛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