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了解中西医对肾纤维化发病机制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2)观察升清泄浊法中药制剂尿毒清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重点观察其抗肾纤维化的疗效;(3)探讨尿毒清胶囊抗肾纤维化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古代和现代中、西医国内外文献,总结和评价有关肾纤维化的中医、西医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研究现状。(2)临床研究:用简单随机化、前瞻性的研究方法,将7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基本治疗加尿毒清胶囊,对照组为基本治疗加包醛氧淀粉,观察患者主要症状、证候(纳差腹胀,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腰膝酸痛,皮肤瘙痒,颜面唇甲少华,肌肤甲错,形寒肢冷,手足心热,浮肿,头晕)和实验室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总数(RBC)、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层粘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等,4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统计结果。继续追踪治疗至6个月时统计各组因病情加重放弃内科治疗,而改用透析治疗的病例数。(3)实验研究:将体外培养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5%尿毒症血清组、10%尿毒症血清组、5%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组、10%尿毒清胶囊含药血清组和蒙诺组(蒙诺浓度为10-6mmol/L),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a-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阳性细胞的百分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缔组织生长因子mRNA(CTGFmRNA)。 结果:(1)文献研究:中医学没有肾纤维化的表述,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于“水肿”、“关格”、“癃闭”、“虚劳”等病症范畴;在病因病机方面,认为脾肾亏虚是本,湿热壅滞三焦,浊毒内盛、瘀血阻络等为标;治疗上多采用通腑泄浊为主,兼用益气补肾、活血化瘀等法。药物有复方制剂、也有单味药物,还有提取的有效单体成分;作用机制有:抑制参与纤维化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抑制致纤维化因子的产生、减少ECM的沉积等,表现出较好的疗效。现代医学认为,肾纤维化涉及到肾固有细胞的激活、增殖,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产生和分泌,最终导致肾脏正常结构的破坏、细胞外基质的沉积,形成纤维化。上皮—间充质细胞转分化(EMT)在肾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CTGF是强致肾纤维化因子。从防治措施来讲,寻找抑制参与纤维化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抑制致纤维化因子的分泌或拮抗其作用的药物,虽然有些用于临床,但疗效不理想。(2)临床研究:治疗组主要症状总积分、大部分症状单项积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或p<0.01),症状有效率和总体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尿毒清胶囊能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