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耶斯洛夫斯基作为享有世界级声誉的电影大师,在近30年的电影生涯中给世人留下了无数精彩的影像。目前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影评方面,着眼于电影形式、风格层面及对电影文本内容的把握,并且大多是就单部影片作为切入点进行评论,学术界对基氏影片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性已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但对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研究上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整体幕后反观的并不多见,而现代伦理意识品质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哲学对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责任的反省。毕竟只有完整地揭示了人性真义的内涵,电影才能称之为完整的文本。因此,在诸多电影学讨论范围内的文章中,升华出一种人文关怀和哲学意识是很必要的。基于此,本论文将以存在主义的大思潮为背景,以其在全世界拥有广泛影响的《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和《蓝色》、《白色》、《红色》三色系列电影作为研究的案例。结合他的创作动因和背景,本文尝试从哲学的角度对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中的人性维度作以把握,将影片中“形而上”层面的哲学思考及人性维度作以揭示。影片反映人性的广度和深度只有回归到影片制作的时代和背景中方可呈现,故论文从影片产生的特定时代入手,分析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存在主义思潮对基氏影片的影响及其内在化于影片中的元素。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阐述了存在的规则性——《十诫》中的伦理及信仰问题,从而引申出影片所反映的本质——孤独个体的存在问题,并导向解决问题的出路,从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影片表述中去寻求人性救赎的答案——爱与信仰,至此完成了基耶斯洛夫斯基影片人性维度的分析。本文在关注这位“地方性导演”对全人类的人性关怀的同时,也更多地表达了对这位致力于探讨人类精神困境和终极价值的电影大师的敬意与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