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属于属社会经济史研究范畴。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以清代金溪浒湾刻书业为个案,从当地文化和自然生态入手,通过对金溪刻书业的缘起以及明清江南刻书中心的浒湾镇刻书业发展格局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亲缘地缘网络关系及行业发展的局限性。清代金溪浒湾刻书业的兴起,离不开才子之乡的文化生态,便利的交通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从而能依托临川才子的品牌,行销全国。事实上,中国传统社会的行业与其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对竹桥村余氏大文堂的个案研究中,不难发现:金溪刻书业的作坊主其背后都离不开家族势力的支持。通过家族势力融合资金、人力等资源,组合成群体的力量,以家族为核心,以地缘为辐射,是传统商人发展的依托。它们离不开亲缘与地缘组成的社会网络,他们不得不借助于传统的亲缘、地缘纽带,融合资金,组合成群体的力量,来家现自己的目标。而这些经商致富的书坊主回到故里时,积极的介入到地方事务的管理,通过建祠修谱,借用宗法伦理观念在约束、教化族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在当地的声望和地位;赈灾救荒及倡办其它地方公益事业,进一步攫取了地方权力、资源的话语权。由于在创业的过程中,离不开家庭成员内部成员的支持和牺牲,因此,这些书商富贾将资助亲人、戚友作为义不容辞的义务。上述种种因素,使得书商自身也逃脱不了宗法伦理的制约,将绝大部分的商业利润投入到生活性、社会性的支出,转化为消费资金,而没有进行扩大再生产及技术等方面的革新。因此在面对外来风险,如科举衰微、兵乱、西方传来的先进生产技术等等时,由于旧有观念的束缚,使得他们在新形势下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这种一元结构的经济基础,成为我国传统行业走不出的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