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钙低品位硫氧混合锌矿氧化焙烧矿相转变的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原材料,其用量仅次于铝和铜。虽然我国锌资源较为丰富,但可利用的资源却非常有限,随着资源消耗量逐年递增,硫化锌精矿资源逐年递减,处于堆积或未开采状态的硫氧混合锌矿的高效利用则成为当前研究的主要对象。如何合理有效地处理此类矿物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根据所研究矿石中含钙的特点,在考虑经济效益和技术成本的基础上,采用低温氧化焙烧-氨浸的方式来处理此类复杂的低品位矿。首先对氧化焙烧过程中矿样的物相转变热力学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温度下控制硫势和氧势,可以使矿物中的闪锌矿和异极矿发生矿相转变,转化成易溶的ZnO,黄铁矿和方铅矿则分别转化为Fe203和PbSO4,矿物中的S最终以CaSO4的形式存在于焙砂中。同时,结合矿样含钙的特点,采用纯试剂按一定的比例配制了与矿样成分相似的混合物,在相同的焙烧条件下,研究了焙烧过程中钙的固硫作用,矿物中含铁量对含锌物料发生矿相转变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钙在焙烧过程中确实有一定的固硫效果,含铁量对含锌物料的矿相转变影响明显,直接影响铁酸锌的生成量。其次,对组成混合锌矿原料之一的硫化锌精矿在CaC03存在下的低温氧化焙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焙烧条件为300℃和3h,通过对矿样焙烧产物的物相检测、形貌表征及在NH3-(NH4)2SO4-H2O溶液中锌浸出率的对比,证实了当碳酸钙存在时,采用低温氧化焙烧的方法能够用来处理含硫化锌的物料,这为使用相同的方法处理高钙低品位硫氧混合锌矿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对两种硫化锌精矿的焙烧试验结果研究表明:低温氧化焙烧法既可以促进闪锌矿的物相转变,又能使S以CaSO4的形式被固定下来,且最佳钙硫摩尔比为1:1。将所得焙砂在浸出温度为45℃的恒温水浴锅内浸出1h,两种硫化锌精矿的锌浸出率分别高达100.00%和92.09%;与直接氨浸矿样的锌浸出率相比,分别提高了98.21和90.25个百分点。最后,对于矿相组成较复杂的两种高钙低品位硫氧混合锌矿在低温条件下进行了氧化焙烧,研究了焙烧条件对硫氧混合锌矿矿相转变的影响,根据混合锌矿的物相转变规律,得出其焙烧的最佳条件,将所得的焙烧产物在氨-硫铵溶液中浸出。实验结果表明:硫氧混合锌矿矿相转变的最佳焙烧温度为300°C。在此温度下,矿物中的异极矿和闪锌矿都转化成了易溶的ZnO。温度过低,含锌物相均未发生矿相转变;温度过高,焙砂中出现了复杂的(Zn0.35Fe0.65)Fe2O4物相,使易溶ZnO含量降低。300℃下硫氧混合锌矿的最佳焙烧时间为3h。此时,ZnO的X射线衍射峰强度最强,且CaCO3完全转化成了 CaSO4。当焙烧时间超过3h,一部分ZnO会与Fe2O3反应生成难溶的铁酸锌,不利于锌的提取。矿相转变显著提高了锌的浸出率。采用NH3-(NH4)2SO4-H2O体系,直接浸出未经焙烧的两种硫氧混合锌矿,锌的浸出率仅为49.32%和43.13%;在300℃下经过3h焙烧得到的焙砂经氨浸后,锌的浸出率分别提高到了 73.27%和66.59%,增加了 23.95和23.46个百分点。
其他文献
应用DEFORM-3D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以楔横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楔横轧变形过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反映轧件内部变形规律的速度场和位移场,以及轧件内部应力应变状态,并研
水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同时也是战略性资源。然而,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提高,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审题,顾名思义就是对题目的含义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正确地把握问题,理解题意,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方式等.审题是解题的基础,是获取题目信息,最终达到正确解题的第一步.然而,审视我们
薄壁拼焊管是一种新型缓冲吸能元件,目前尚没有可遵循的设计准则及方法。文章建立了分析薄壁拼焊管轴压变形的拼焊型超折叠单元理论模型,推导了基于理想刚塑性和幂指数硬化本
分析了常用的表示人口分布的方法及其不足 ,提出了将人口统计数据空间分布化的方法 ,将研究区域划分为一定分辨率的格网 ,用距离衰减函数将人口密度估计值分配到每个格网上 ,每个格网上的人口是均匀分布的 ,随着格网分辨率的提高 ,就可以模拟出符合人口详细分布的人口密度空间连续分布模型 ,并通过实验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大学语文是大学通识课之一,受到现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存在较多问题,呈现出保守僵化的特征,为了更好的改变这一现象,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改革
<正> 蒋先生从医三十余载,自80年以来,以自拟“木香枳壳甘草汤”治疗小儿阴肿50余例,屡治屡验。其中,属小儿机械性玩弄阴茎造成者10例;昆虫叮咬,毒邪所侵者8例;感受风冷湿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