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蹈诗中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

来源 :北京舞蹈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oxd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诗的形式一般比较自由,时空跳跃比较大,段落之间可以不讲求常规戏剧情节的逻辑连接。可以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舞段,围绕一个主题,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和诗一样的舞蹈韵味将想要表现的内容在舞台上“吟诵”出来,也可以说是将结构散漫的舞段围绕“主题化”而内在有机的贯穿起来”1。用“伞”的图形和“形散神不散”这句话来形容舞蹈诗的结构特点是最适合不过的。一直以来,舞蹈诗相较与舞剧来说更重诗化、更显意境、表现手法也更趋于抽象,所以舞蹈诗对于人物和情节的把握也更多的是抒发弦外之音、话外之意。然而舞蹈诗并不仅仅是抒情舞蹈的延伸物,它也有“主题”。这个“主题”也是有具体人物和事件的,只是在舞蹈诗当中,把人物情节的逻辑推进放小了,而把人物的形象特征、情绪情感、事件发生的情景意境放大了。也就是说舞蹈诗中虽然舞段的结构很散漫,或是舞段之间时空跳跃很大,但具体的人物形象和一定内在的主题线索是存在的,否则舞蹈诗这种表现形式就变成了毫无“内在”可言的观赏舞蹈了,也不符合舞蹈诗应具有的诗化特性,即具象抽象复合存在的双层诗意结构所表现出诗的意象。而舞蹈诗《我们从洪湖走来》中就是运用了“大写意,小写实”的表现手法,它是指原故事中韩英、刘闯等经典人物形象与个别情景画面、片段依然建立和存在,由于原题材故事广为人知,我们抛开原故事的情节推进和戏剧的冲突点,更加注重表现人物情感以及故事情景,还有事件背后人物的心理感受和状态,使得人物形象更有外延性、丰满和生动。让舞蹈诗在贴近舞蹈本体的同时,激发观众的所思、所想、所感。而作品中经典人物的塑造也是借力于经典之作的经典形象,我们再通过这些观众熟知的经典人物形象来阐述我们自己主观的情感、个性和审美。所以相较以往,它更注重“表现”,而非“再现”,让整个作品以塑造经典人物形象为主,故事内容不做情节的推进,而注重情景的推进。这种形式不仅保留了舞蹈诗原有的表现艺术特点,也还扩大了舞蹈诗的“表现”范畴和表意的功能。本文通过对舞蹈诗这种艺术表现体裁的研究和分析,结合本人创编的舞蹈诗作品《我们从洪湖走来》,来谈在舞蹈诗当中经典人物形象的塑造。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历来以实施"道德"教育为主,教育内容可以归结为"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课堂考勤系统的作用为督促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能够更好学习相关知识。传统的课堂教学采用课堂点名的方式,容易打乱教师的授课节奏。基于对人脸识别技术开发现状的研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的培养受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影响,而德育是完成对学生非才智因素培养任务的重要手段,所以要通过改革德育模式来实现培养创新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型的投入产出表中,单位产品的劳动报酬和社会收入是与单位产品的价格具有极强相关性的,据此,本文将原有的投入产出模型作了进一步完善,得出了新的结论。
加入世贸组织,中国将进一步对外商开放国内零售市场,这意味着我国零售企业将面临着外资零售企业的严峻挑战.应对这种挑战,首先要认真分析中外零售企业各自的优势,找出不足,从
想象力是儿童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源头活水,是其实现学习迁移的必备基础。因此,遵循儿童认知发展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通过各种有趣的活动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在儿童美术教育领域
幼儿艺术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基础。新时期农村幼儿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与保育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适合幼儿的艺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