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板弯曲问题分析的解析奇异单元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caolippp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板作为一种重要的构件在结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实用过程中,板时常由于裂纹以及V型开孔等原因而存在局部应力奇异性问题。有限元等数值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分析手段,但常规的单元在处理应力奇异性等带有明显局部效应的课题时有刚性问题,都需要在应力奇异点附近采用非常稠密的网格,以保证求解的精度。这不仅降低了求解效率,而且其求解的精度也不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因此,提高含局部应力奇异性薄板弯曲问题分析的精度和效率是很有工程实用价值的一个研究课题。基于辛对偶体系,本博士学位论文开展了薄板弯曲应力奇异性分析和相关问题数值求解方法的研究,构造出系列具有任意高阶精度的薄板弯曲解析奇异单元。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基于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的通解,利用对偶变量描述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单材料以及双材料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在不同边界条件下的辛本征解析解。首先,结合两直边固支以及一直边固支另一直边自由的边界条件,对单材料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进行了解析分析,获得了相关问题的辛本征解,并对相应V型切口问题的应力奇异性进行了讨论。其次,将辛对偶体系的方法论引入到双材料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在由原变量及其对偶变量组成的辛几何空间中,给出了相关问题的辛对偶方程组以及对偶变量描述的两直边自由的边界条件以及界面协调条件。然后,首次求解出非齐次边界条件下的三组特解,这些解具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分别对应于端面作用有集中弯矩、扭矩以及垂直集中力的解。同时,求解出齐次边界条件对应的辛本征解,这些解在端面所形成的力系均是自相平衡的。本文给出了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的一些新的辛本征解,它不仅进一步扩展了应用力学辛对偶体系的应用领域,而且为其后相关问题解析奇异单元的构建奠定了基础。(2)将单材料以及双材料环扇形薄板弯曲问题的辛本征解析解作为位移模式,构造出三种不同的解析奇异单元,并应用断裂力学的局部-整体分析法分析含有单材料V型切口、双材料界面裂纹以及双材料界面V型切口的薄板弯曲问题。由于在奇异单元内,采用的是解析形式的本征解,因此其位移模式能够准确地描述应力奇点附近奇异应力的特性。解析奇异单元的应用,使得应力奇异点附近不再需要稠密的网格剖分,一个奇异单元替代了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常规单元,很好地避免了常规有限单元方法在求解应力奇异性问题时带来的刚性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和效率。同时,反映局部应力奇异性质的应力强度因子等能够被简单、直接地解析给出,而无须借助外推法等其它数值方法二次数值获得。最后,本文还给出了很多数值算例,并与一些基准解做了对比分析,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解析奇异单元的采用明显提高了含应力奇异性问题分析的精度,并具有良好的数值稳定性,本文所提出的薄板弯曲解析奇异单元是分析薄板弯曲应力奇异性问题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数值方法。
其他文献
<正> 早期方法的历史五十年前的Aschheim-Zondek试验是将尿液注射入未成熟小鼠,100小时后杀死小鼠,藉放大镜和显微镜检查卵巢的黄体形成或出血,阳性率约为98%,据信所观察到的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消费方式 ,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涵义进行了探讨 ,并总结出乡村旅游的特点 ,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业对于发展农村
本文主要从东北制造业的概念和特点出发对区域创新理论进行研究,把东北制造和区域一体化创新结合起来,构建东北制造业区域一体化创新体系。
洪湖乌林国际度假村温泉馆建筑外形为半椭球形。椭球投影平面长轴长102m,短轴长50m,矢高20m。该工程由16榀∏-O组合截面的圆形钢拱组成。通过兼做刚性系杆的次梁及交叉钢拉杆
由糖类制备5-羟甲基糠醛(5-HMF)是当今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研究热点。5-HMF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平台化合物,在燃料、精细化学品、医药、高分子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人与水共存的"水之都"威尼斯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特例。自公元5世纪建城至今,威尼斯呈现的城市景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对建城前既有岛屿与海洋之间自然形态关系的一种传承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联合祛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改善的情况。方法将6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0例予穴位注射联合祛痛汤内
吉林省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应不断深化粮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大型粮食加工企业要走精深加工之路,中小企业要加强联动,打造产业集群。另外,应提高农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俗有富贵病之称的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提高。目前,医学界尚未能找到根治糖尿病的办法,在观察治疗病症的过程中,患者的身心饱受频繁采集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体。身份认同是广大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会、安居乐业的前提和基础。然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却面临如下困境:法定户籍与实际居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