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会计准则及监管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上市企业高层管理者意识到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手段操纵盈余具有易被识别的弊端,开始倾向于通过真实活动对盈余进行操控。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在某种程度上会使财务报告的真实度和清晰度进一步弱化,也就容易导致利益相关者投资决策失败或造成其他损失。进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公司往往不会公开相关消息,因此外部利益相关者或者监督机构很难发现公司此类活动,那么注册会计师审计作为最为直接和有效的外部监督手段能否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关系研究不仅是为了探讨在实践中注册会计师能否识别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也是对影响审计费用因素的深入和细化,对规范审计收费也具有一定意义。目前,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审计费用的研究相对较多,且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但是学者们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则较少。西方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成熟。一些学者认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从而导致审计工作量的增加,最终会影响审计的收费水平。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注册会计师在考虑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时并未涉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原因在于尽管它使公司盈余与实际相偏离,但监管部门并未出台相应的规范及制度对此行为进行约束。综上,国外关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的研究并未达成一致共识;我国专家学者在这方面的权威研究依旧较少,且在我国特有的资本市场和审计市场中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研究价值。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通过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一步验证我国市场中二者的关系。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审计风险理论等,分析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路径,并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随着签字会计师审计任期的延长时是否会使得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审计费用的影响发生变化,以及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能力不同时对二者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进一步证实,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且这种相关性在随着审计师任期的延长时会更加的显著;在审计单位为“十大”或者“四大”事务所时二者的相关性会更加明显。此外,本文运用替换自变量计算方式、采取滞后一期的自变量等方法进行了稳健性检验,以增强研究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会在进行审计收费时考虑客户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而且当注册会计师审计任期延长以及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能力更强时发现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可能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