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 端粒酶(telomerase)是RNA依赖的一种特殊的DNA多聚酶,为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它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端粒DNA序列(TEL)并添加至染色体末端,以补偿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的缩短,使端粒延长,端粒功能得以恢复。1989年研究者从宫颈细胞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认为端粒酶与肿瘤有关。自此,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成为分子生物学的一个最热门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各种体外培养的永生细胞均具有端粒酶活性,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细胞获得无限增殖能力(永生性)的共同途径(即端粒酶学说),而端粒酶本身也可能是各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共同标记分子。端粒酶活性的表达与细胞衰老和某些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发展都具相关性,端粒酶几乎在各种人类恶性肿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是目前已知的最具广谱和肿瘤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其活性在各种恶性肿瘤表达中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而正常细胞缺乏这种酶活性,因此,端粒酶在各种恶性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中越来越引人注目。 肺癌是临床恶性程度和发病率均较高的肿瘤之一,随着现代社会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已居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的首位),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尽管人们为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仍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采用创伤小、简捷的检测方法辅助早期诊断及对预后的判断显得尤其重要。 浙江人学颀卜论义本研究采用高敏感度的检测端粒酶活性方法,即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elomerase Repeat Ampllflcation Prorocol,TRAP),PCR产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对端粒酶活性进行相对定量分析,旨在研究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相关性,进一步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端粒酶活性表达的阳性率,探讨NSCLC不同病理分类(鳞癌、腺癌)及不同临床分期情况下的血液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通过测定有无端粒酶激活及其活性高低的手段以辅助NSCLC的早期诊断和对预后的推测,从分子生物学水平认识端粒酶与NSCLC的相关性,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科学依据。二、材料与方法 肺癌组共 38例,男性 25例,女性 13例,平均年龄 57.6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标本病理检查证实为 NSCLC,其中鳞癌 15例,腺癌 ZI例,腺鳞癌 2例。临床分期I-11期 24例(63.16%),Ill。-Ill;期 14例。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肺部良性疾病手术患者(25例)。NSCLC组与对照组均于手术前 3天、术中标本切除时、术后第 3天抽取外周血 2ml,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门 RePeatAmplification Prorocol,TRAP)扩增,习 PCR扩增产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端粒酶活性进行定性判断及相对定量测定。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在计算机上完成,血液端粒酶阳性率比较采用X’检验,血液端粒酶活性相对定量分析经过均数+1的常用对数转换达到方差齐性,用X士SD表示,多个样本的比较用one-Way-ANOVA进行方差分析。三、结果1、血液端粒酶活性阳性率:NSCLC患者术6U、术中、术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44.74%(17/38)、76.32%(29/38)、36.84(14/38),与对照组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均为阴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1)。NSCLC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外周血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之间比较的结果表明,术中比术前及术后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of);术后与术前相比阳性率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液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结果: 门)术前、术中、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术后明显增高(P<0.of),而术iiJ与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不同临床分期NSCLC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Ill^-Ille期术后血液端粒酶活 -3- 浙江人学贩!:论义性比Ill期明显增高叩狈.of),而*厂Ill;;期术前及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与I{ I期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肺腺癌、肺鳞癌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肺腺癌术中及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明显增高(k0.01,k0.05),但术中与术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肺鳞癌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比术前及术后明显增高(P<0.of),而术前及术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不同病理类型血液端粒酶活性比较:术后肺腺癌血液端粒酶活性与鳞癌比较明显增高(P<0.01),而术前、术中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四、结论1、血液端粒酶活性的定性检测可作为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2、111^-11 In期 NSCLC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 I三 I期明显增高,提示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预后、监测微转移的指标之一。3、肺腺癌术后血液端粒酶活性比鳞癌明显增高,可能是肺腺癌易于发生血行微转移的证据之一。4、肺癌手术中血液端粒酶活性明显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