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天然砂资源短缺、质量下降、价格上涨,建筑用砂需求量不断增大,使得机制砂混凝土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和道路桥梁等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越来越广泛。然而,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粉含量方面,而常常忽略了石粉特性之间的差异,石粉特性方面的研究较少且不够系统。因此研究机制砂中石粉特性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重要的实用价值。通过对不同地区的机制砂样及石粉特性的检测与统计分析,发现不同地区生产的机制砂的粒形、级配、泥块含量、石粉特性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并为此探讨了机制砂含泥量的表征方法及限值。研究认为,机制砂干筛石粉的MB值与石粉含量的组合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机制砂中含泥情况,而机制砂MB值与2.36mm通过率、水筛石粉MB值与石粉含量能更好的反映机制砂中含泥量。研究了纯石粉岩性、细度以及泥粉种类及掺量对石粉MB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纯石粉,细度的增加对MB值影响不大;不同岩性的纯石粉的MB值有较大的差异,这与石粉的矿物成分和结构有关;石粉的MB值随泥粉掺量的增大而线性递增,其斜率与泥粉的泥质有关;相比细度和岩性而言,含泥量对石粉MB值的影响最为显著。研究了不同细度、岩性及MB值的石粉以10%的比例替代机制砂时对砂浆和C30、C60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耐久性能以及体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石粉细度和岩性对低强和高强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有不同的规律,但总体而言,细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较小,不同岩性石粉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有较大的差异,MB值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特别是工作性、抗冻性和体积稳定性。对于含有10%石粉的机制砂混凝土,C30混凝土对应石粉的MB值不宜超过14,对于C60混凝土,石粉MB值不宜超过10。对于大流态混凝土或抗冻性要求较高的混凝土,石粉中含泥量的控制应更严格。当集料中含泥量较高时,加入一定量的能优先吸附在泥粉上的添加剂(如亚甲蓝),能够改善混凝土工作性,提高减水剂的减水效果和适应性,同时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等影响较小,甚至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