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诱发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预后,以增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6~2012.6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最终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2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服药类型、临床特点、生化检查、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本资料发现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DILI患者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偏于老年化,60岁以上患者达40.9%,多发生在服药后1~12周;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中草药、抗结核药、抗生素类药,三者之和占66.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最为常见,占54.3%;药物性肝损害的早期症状有厌食厌油、恶心、乏力、肝区不适、巩膜黄染等,常在服药后1~2周出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有效率达92.3%,其预后与临床不同分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混合型与肝细胞型间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25),淤胆型与肝细胞型、淤胆型与混合型间预后差异无显著性;不同药物种类及不同年龄阶段的DILI患者预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逐年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时应充分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避免医源性肝损害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易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发生在服药后1~12周;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谱广,常见药物种类以中草药居首,其次为抗结核药、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药物性肝损害早期临床症状有厌食、厌油、恶心、乏力、肝区不适、巩膜黄染等,常在服药过程中或服药后1~2周发生;药物种类及发病年龄对药物性肝损害预后的影响无明显的差异,临床分型对其预后的影响有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