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中生界目的层系进行了高精度层序地层学综合研究。在层序划分的基础上,建立了层序地层格架,对沉积相及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结合凹陷的构造地质特征,对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储层的发育特征及生储盖组合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有利砂体的分布范围进行了预测。 海拉尔盆地为一走滑断陷型盆地,早期为断陷型盆地,伊敏组末期逐渐转变为坳陷型盆地。在区域性构造沉积背景控制下,贝尔凹陷沉积了古生界至第四系的一系列地层。通过层序地层学分析,将侏罗系—白垩系地层划分为11个层序,其中断陷快速沉降阶段沉积的层序3和层序4(相当于南屯组)的主要沉积体系为粗粒冲积扇和三角洲,是主要的储集层;同时,该层序内沉积的暗色泥岩也是有利的烃源岩。层序5和层序6(相当于大磨拐河组下段)低水位体系域沉积的低水位楔和低水位扇及水进晚期、高水位早期出现的深水浊积扇具有良好的储集物性,也是主要的储集层。层序6~8沉积的深水湖相泥岩是本区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局部区域出现的深水浊积扇砂岩物性较好。从层序9开始,水体开始变浅,向湖沼环境过渡,低水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出现了煤线,高水位体系域以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到层序9沉积末期,沉积环境由湖沼相过渡为河流相。 在层序划分、沉积环境及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对主要砂体的展布进行了平面成图。通过分析、对比碳氧同位素曲线与湖平面升降曲线,对古沉积环境的变化规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建立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结合盆地的演化特征及岩性变化,做出了本区不同演化阶段的沉积模式图。 综合研究表明,贝尔凹陷具有多物源、相带窄、储集类型多的特点,南屯组低水位体系域具备生油和储集条件,是海拉尔盆地的主要勘探目的层段,其上部的大磨拐河组水进体系域发育的泥岩是良好的区域性盖层,可以构成良好的生储盖配置。在综合考虑生、储、盖、运、聚、保等油藏形成基本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了3个有利远景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