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中探索腋窝新分区的临床研究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j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外科手术治疗始终是其最主要治疗方法。乳腺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了两部分。一是乳腺原发肿瘤的处理,二是患侧腋窝的处理。对腋窝的处理,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作为乳腺癌患者腋窝处理的标准术式,到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成为腋窝临床阴性乳腺癌的标准术式,再到为进一步降低乳腺癌相关性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发生率应运而生的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技术(Axillary Reverse Mapping,ARM),每一项新的术式被应用在临床,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外科精准治疗。BCRL是乳腺癌ALND最常见且治疗棘手的术后并发症。自SLNB在临床应用以来,部分ALND被SLNB所替代,大大降低了BCRL的发生率,但临床数据显示:即便是仅行SLNB的患者术后仍有BCRL的困扰。ARM又在SLND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BCRL的发生率。目前研究表明:上肢淋巴结(ARM淋巴结)恒定的位于腋静脉和肋间臂神经(Intercostal Brachial Nerve,ICBN)之间的区域。研究目的将亚甲蓝染色法示踪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技术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法示踪ARM淋巴结技术相结合,探索腋窝逆行淋巴示踪技术(ARM)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D)中的应用,术中记录并收集患者资料,并通过具体的试验数据,分析ICBN的解剖学定位及解剖学形态,精准定位SLN和ARM淋巴结的在腋窝的分区。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乳腺外科2017年06月至2018年06月期间收治的35例术前临床分期为T1-2N0M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研究结果35例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3.34±12.105)岁,术中均行SLNB。术中情况:2例术中冰冻回报提示“SLN有明确转移癌”,遂行ALND,在后面分析数据时予以排除;剩余33例术中冰冻回报提示“SLN未见明确转移癌”,腋窝的处理仅局限于SLNB,均纳入数据分析。3例ICBN位于距腋静脉下缘0-2.0cm(9.09%),27例ICBN位于距腋静脉下缘2.0-4.0cm(81.82%),3例ICBN位于距离腋静脉下缘大于4.0cm(9.09%)。在距离腋静脉下缘0-2.0cm区域内,33例均未找到SLN和重合淋巴结,有5例分别找到2枚、2枚、2枚、1枚、1枚ARM淋巴结;在2.0-4.0cm区域内,33例均找到SLN,其中4例患者各发现1枚重合淋巴结;在>4.0cm区域内均未找到ARM淋巴结和重合淋巴结,有3例患者分别找到2枚、2枚、1枚SLN。研究结论1.ICBN个体差异大,形体各异,距离腋静脉下缘的距离不等。2.腋静脉以下的腋窝区域可分成3个区域:?ARM区(0-2.0cm)—此区域内ARM淋巴结分布集中,可能会有少量的SLN和重合淋巴结;?SLN区(2.0-4.0cm)—此区域内SLN分布集中,可能会有少量的ARM淋巴结和重合淋巴结;?前哨门区(>4.0cm)—此区域内有少量SLN分布,无ARM淋巴结和重合淋巴结。3.距离腋静脉下缘2.0cm的位置可作为ARM淋巴结和SLN的分界线。4.SLN和ARM淋巴结存在一定比例的重合率。
其他文献
赵青在谈到“搞现代戏”时。说是曾组织一个创作集体,“来到哈尔滨,一直下到八女投江的乌苏里江沿岸”(第255页)。 “八女投江”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一个悲壮故事。但据我
<正>1引言在变压器制造厂内,对每台出厂的变压器都要进行出厂试验,以保证变压器的性能数据符合订货要求。当试验出现问题时,试验人员要对试品做一系列试验来查找和验证问题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新一轮的课标修订中,一个新的概念被突出
菲茨杰拉德是一名优秀的文学作家,《了不起的盖茨比》作为菲茨杰拉德的著名代表作,无疑是相当成功的小说作品。作者在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意义,通过事
利用SEM对应急信息资源再生模型中的原有资源建设、应急体制建设、再生主体参与度和再生平台建设、应急资源再生5个变量间假设关系进行检验,并根据实证分析提出建议:融合社会
<正>底层文学是近年来中国当代文学的一个热点。中国新时期文学经历了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寻根文学、新写实小说、先锋派小说等一系列流变之后,在21世纪初逐渐转入了对"底层
当今世界人工智能发展迅速,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水稻是我们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如何利用机器学习促进农业的发展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以水稻病斑的识别为背景,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分别采用支持向量机和深度学习两种不同的机器学习方法展开研究,通过对算法的优化改进以建立水稻病斑识别最优模型。本文主要内容包括:(1)建立四种水稻病斑图像数据集。采用矢量中值滤波、基本矢量方向滤波和距离方向滤
玉米不仅是人畜口粮,又是生产酒精、蔗糖和淀粉等产品的重要工业原料,还是植物遗传学研究的重要材料。玉米模式自交系B73和Mo17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利用转录组、蛋白组等技术
对于电网的安全运行,短期的负荷预测是必不可少的。电力系统的负荷通常是随着时间呈现出一定的范围的非线性波动,这里根据电力系统中负荷特性的变化规律,提出了一种通过引入
微藻作为第三代生物能源材料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其工业化应用不仅要求选育得到优良藻种具有高代谢产物量,更需要较高生物量,而生物量的提高离不开光合效率的提高。近几年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