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脂类可为机体提供25%-45%的能量,日粮脂肪酸通常来源于肉类及动物油类产品,其中含饱和及单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它们是肥胖、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诱因,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是对机体健康有益的脂类物质,主要存在于深海鱼类体内,提高PUFAs的摄入会降低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 DHA)是n-3 PUFAs的一种,它在维持生物膜的完整性,降低血脂,预防冠心病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脂肪作为能量代谢的重要组织,在能量代谢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旦脂代谢发生紊乱,机体将会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活化受体(PPARγ)和固醇结合元件调节蛋白(SREBP-1c)是脂代谢中两种重要的转录因子,脂肪酸合成酶(FAS)是脂类生成的关键酶,这3种基因在脂肪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激素敏感脂酶(HSL)是脂肪分解的限速酶,以前认为参与脂肪分解的酶只有这一种,近来有研究发现,甘油三酯水解酶(TGH)是另外一种参与脂肪分解的酶类。本试验以小鼠脂肪组织和肝脏及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研究DHA对小鼠生脂基因PPARγ、SREBP-1c、FAS、HSL和TGH转录表达的短期和长期效应以及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和脂代谢的影响,探讨DHA对脂肪生成及分解的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DHA短时处理小鼠,脂肪组织中PPARγ、FAS、HSL和TGH基因的转录表达升高,SREBP-1c基因表达下降;肝脏中DHA均可抑制PPARγ、SREBP-1c、FAS和HSL基因的转录表达,对TGH基因表达的作用不显著,说明DHA可以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解作用,在肝脏中可以抑制脂肪的合成,并且可能通过抑制肝脏中HSL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肝脏中的脂肪分解。2. DHA灌胃小鼠3周,小鼠平均日增重明显下降,并呈显著的剂量依赖效应;脂肪组织中DHA可以上调PPARγ、HSL、TGH基因的表达,对SREBP-1c和FAS基因表达影响不显著;肝脏中下调PPARγ、SREBP-1c和FAS基因表达,促进肝脏中HSL基因的表达,但对TGH基因表达的影响不明显。由此说明,DHA长期处理小鼠会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抑制肝脏中的脂肪合成,对肝脏中的脂肪分解可能也有促进作用,从而减少脂肪累积,小鼠平均日增重的降低,可能与DHA抑制脂肪合成并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有关。3. DHA处理小鼠脂肪细胞24 h,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处理48 h会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对脂肪细胞分化的标志基因PPAR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SREBP-1c、FAS和HSL基因的转录表达都有促进作用;相关分析显示,细胞增殖与SREBP-1c基因有负相关关系,与FAS基因无相关,与HSL基因有正相关,细胞分化与SREBP-1c和FAS基因有正相关关系,与HSL基因无相关关系。由此说明,DHA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分化,SREBP-1c与细胞增殖分化有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