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分子体系及光催化微纳体系的飞秒瞬态吸收光谱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zhiming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工作采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深入系统地研究了若干复杂分子体系和光催化微纳体系的超快动力学行为和机制,为相关体系的实用研发提供基础意义上的启迪和指导。本论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若干复杂分子体系的超快光谱与动力学研究:(1)内嵌金属富勒烯及其衍生物的瞬态光谱与动力学:(2)稀土金属配合物的瞬态光谱与动力学;(二)若干光催化微纳体系的超快光谱与动力学研究:(1)有机金属骨架结构(MOF)材料PCN-222的载流子动力学;(2)无机半导体与MOF复合材料Cu3(BTC)2@Ti02的载流子动力学。(一)分子体系的超快光谱与动力学研究(1)内嵌金属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内嵌金属富勒烯(EMFs)是在富勒烯内嵌入一个或多个金属原子,具有不同的光物理行为。我们用飞秒时间分辨的超快光谱测量技术,系统考察了三种不同碳笼对称性(Cs、C2v、C3V)以及相同碳笼对称性而笼外修饰分子基团电子特性不同(电子给/受体)等情形下的可见光激发电子动力学行为,发现该分子体系中三重态通道的开启与富勒烯碳笼对称性以及笼外修饰分子基团电子特性之间的高度关联性。这项研究发现为基于内嵌金属富勒烯分子体系、面向太阳能可见光利用的光电转换方面的研发工作,提供了具有普适意义的机理层面新思路。(2)稀土金属配合物稀土金属配合物是由稀土离子与有机配体配位形成,一般作为一种荧光材料。通过对瞬态吸收光谱数据的全局拟合和分析,我们得到不同激发态的吸收光谱线型,发现在Er(TTA)3(TPPO)2中存在反向系间窜跃(RISC)的行为,并通过对光谱线型的分析,结合动力学拟合得出的时间常数,测出了系间窜跃和RISC的速率。这一发现,为RISC速率的测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二)光催化微纳体系的载流子动力学研究(1)MOF材料PCN-222人们非常希望能够使用太阳能把CO2转变有用的燃料或者化学物质。我们设计了一种有机金属骨架结构(MOF)材料PCN-222,能选择性吸附CO2,进行C02可见光光还原。通过瞬态吸收光谱和瞬态荧光光谱的研究,我们发现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与电子-空穴分离效率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在MOF材料中,存在深电子缺陷态,能有效阻止电子-空穴复合,提升催化活性。这一工作为基于MOF的C02光还原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野。(2)无机半导体与MOF复合材料Cu3(BTC)2@TiO2通过超快瞬态吸收光谱的测量,发现在无机半导体与MOF复合材料Cu3(BTC)2@TiO2中,光激发产生的半导体上的电子会向MOF上转移,这种超快的电荷转移抑制了电子-空穴复合,从而获得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其他文献
我国《涉外民事法律关系适用法》第42条规定:消费者合同,适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法律;消费者选择适用商品、服务提供地法律或者经营者在消费者经常居所地没有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采用IGT方程和基于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测定法,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及其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重庆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本和
采用反相超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离分析食用油中的甘油三酯。使用总长40 cm的串联超效C18色谱柱(10 cm+15 cm+15 cm),以乙腈-异丙醇(50∶50,V/V)为流动相,流速0.2 m L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关于有机多孔材料的研究发展迅速,由于其具有优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在气体的储存与分离、超疏水界面、催化、能量的转移及储存和光电器件等方面。尽管科
网上流传这样一种说法:经常生小病的人,体内的抗体比较多,抗病能力会增强,也就不容易生大病。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根本是两码事。专家解答网传的经常生
U(Ⅵ)、Th(Ⅳ)和Eu(Ⅲ)等的分离和回收是核燃料循环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而液液萃取是分离和回收以上金属离子普遍使用的方法,因此,设计和合成性能优越的新型萃取剂对于先进核燃
光动力治疗是利用光敏剂和光辐射进行疾病治疗的新方法,目前广泛用于实体恶性肿瘤、某些癌前病变和良性病变的治疗。而增生性瘢痕是在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
警察承担着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治安的职责。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治安具有对立统一的密切关系,警察在履行职责时应当更加有效地在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治安中寻求平衡。权利时代
某爆款游戏《旅行青蛙》中的青蛙被玩家称为“怫系青蛙”。游戏世界里的它,在生活、旅行中随心昕欲,孑然一身,看淡一切……不过,要是回到真实而残酷的大自然,这种“怫系”性格根本
在阿多尔诺看来,文化工业是机械复制时代的产物,并通过生产和操纵公众的虚假需求来迎合机械复制时代的要求。结果是文化产品真实个性的丧失和个体文化创作以及欣赏能力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