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根据林木种质资源保存与评价的相关技术理论,以火炬松种质资源为对象,建立了火炬松(Pinus taeda L.)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以通过常规表型观测为主,辅之以现代遗传分析技术,分析了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格局,并探索了火炬松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的表型多样性测定技术、遗传多样性测定技术和种质保存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等技术方法,开展了火炬松种质资源遗传评价技术研究的实践。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火炬松种质资源的搜集普查工作,摸清了家底,同时规范火炬松种质资源数据库性状描述;2.将调查所得的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综合保存,构建了网络共享的火炬松种质资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妥善保存火炬松种质资源信息;种质资源数据库种质信息卡片包括5类信息,各项标准参照国家自然科技资源平台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平台技术标准。3.对火炬松种质资源开展了表型测定和RAPD分子标记相结合的遗传多样性评价技术。表型遗传多样性测定表明,火炬松种质资源在不同类型无性系内和无性系间两个水平上都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树高、胸径、材积、侧枝角和针叶长5个重要形态学性状上的遗传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从9.71%~38.55%之间;方差分析得出这5个形状在火炬松种质资源库的238个无性系之间差异极显著,这些差异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制约,说明本研究用5个火炬松主要形态学性状分析得出火炬松种质资源无性系之间的差异性显著。无性系间的平均变异度为18.03%大于不同类型的无性系的平均变异度17.31%,说明研究中所用的5个形态学变异主要存在于无性系间。火炬松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胸径与树高、胸径与材积以及树高与材积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侧枝角与树高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针叶长与树高、胸径、材积和侧枝角均呈负相关关系。4.利用改良的CTAB法提取了较高质量的火炬松DNA,采用8个引物对火炬松5个群体共114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RAPD分子标记分析,扩增出45个位点,多态位点38条,多态比率为84.44%,群体基因多样性(Ht)为0.2803,平均Shannon指数为0.4195,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0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