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活、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自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蒸发较强烈,由于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紧缺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西安浐灞生态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是被国家水利部、林业总局、环境保护部列为生态建设全国试点区域的国际化新型生态城区,承担着探索新时代下城市与自然协同发展新模式的重任。 本文针对浐灞生态区土地利用引起的生态用水安全问题,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计算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生态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供用水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常规水资源变化特性和非常规水资源量分析;计算了生态区现状年(2010年)和规划年(2015年)各项生态需水量的逐月变化过程;采用节点法对生态区生态用水进行了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水安全状况计算及分析;并对生态区的水土资源利用及其水安全状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西安浐灞生态区内用水主要包括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其中生态用水由河道外生态用水和河道内生态用水构成。生活用水和部分生产用水是由西安市城市自来水管网供水,部分生产用水取自单位自备井,因此规划年生态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由城市供水系统予以保障,河道外生态用水可以由资源化雨水和中水回用来供给。 (2)规划年,生态区计算节点浐河段及入渭段逐月生态需水量都能得到满足;灞河段3月缺水73.71万m3,其他逐月可供水量均大于河道生态需水量。当李家河水库建成运行时,在P=95%来水水平年情况下,灞河段枯季1月、2月、3月生态用水供需矛盾加剧。生态区在“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基础上,灞河段已无水系开发利用潜力;浐河段和入渭段有较为丰富的余水。 (3)将绿化覆盖率提高至60%时,充分利用生态区非常规水源,即可满足区域绿地生态需水。同时,在浐河段新增与雁鸣湖水面面积相当的湿地,在入渭段新增与世博园水面面积相当的湿地,生态用水依然是安全的。 (4)浐灞生态区水资源系统能够强力支撑生态区“十二五”规划产业发展目标中人口发展规模(50万)、绿地建设目标(绿化率40%)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