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产品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运用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产品丰富多彩,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物质资料,尤其是贝、蚌,珍珠,海螺等海产品除了食用价值外还有许多其他用途。本文通过整理历史文献资料、搜集考古发现,针对海产品在物质文化中的运用作了系统的分析。本文大体分了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贝、螺蚌类在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运用。贝的最重要的应用就是货币,贝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被用作货币,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贝、蚌等在石器时代开始就被用作生产工具,并且一直持续到商朝。在文化中,天然的海贝从旧石器时代开始就被用作颈饰,后来又被用作头饰、臂腰饰及车马饰。在秦汉以后又开始被用作容器,在贵妇中非常流行,用来盛放胭脂等化妆品。贝在生育和丧葬习俗中也有应用,仰韶晚期墓葬中用蚌壳摆出的龙虎图案是“东苍龙,西白虎”的最早发现,体现着当时一种原始的信仰以及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在一些少数民族的生殖民俗中贝作为女阴的象征能为男性解除病痛。海螺加工成的酒杯在唐朝曾经被文人推崇,在佛教中海螺被称为法螺,是佛教的八宝之一,是佛教的重要法器。第二部分主要讲了螺钿。镶嵌工艺从夏代就开始出现,到后来进入奴隶社会随着手工业的繁荣出现了螺钿技法。螺钿工艺是来源于镶嵌工艺的。在西周时期螺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一技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那时的螺钿比较厚,主要镶嵌在漆器上。秦朝以后由于冶金技术的发展,统治阶级更喜欢在当时来说是新材料的金银,更喜欢错金银这种工艺,故螺钿自秦朝开始消失了一段时间到了唐代才开始重新兴盛起来,唐朝的螺钿器主要以铜镜为主。之后的宋朝继承了唐朝的传统,把螺钿工艺发扬光大。到了元明清时代,开始使用薄螺钿,并且色彩上更加丰富了,那时的螺钿比较繁复,纹饰不拘一格,凡是画中有的景物均能用螺钿来表现。第三部分主要讲了珍珠,我国利用珍珠的历史十分悠久,珍珠自古就被宫廷和贵族所喜爱。主要用于首饰、服饰、珠帘、宗教饰物以及药用等。从海产品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运用的现象可以看出一些农耕文化的特点。本文试图用考古发现结合文献资料的方法来说明海产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
其他文献
大学生“零距离沟通”机制,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为了有效实施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形式与大学生(客体)保持密切联系的要求与水平,其内涵包括两个基本方面,“零距
<正>概率统计的问题是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的一道必考题.虽然它考查的方式灵活多样,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源于生活,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下面的三个问题从"二项分布及其应
诚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诚信的看法,归纳了大学生对诚信态度呈现的特点,分析了诚信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
<正>当前,推动人类文明革命性发展的信息技术的最典型成果当属数字化技术了。正如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所指出的:"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将决定我们的生存。
后合同义务以诚实信用原则为依托,以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等为内容构成了对合同内容的必要补充,对于全面履行合同,周全保护当事人的人身、财产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
社会保险是国家重要的民生保障,其统筹层次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性、互济性,以及分散风险的能力。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同,区域内社会保险的待遇水
互联网的兴起,带动了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服装产业迅速发展。在行业激烈竞争的今天,服装企业由于劳动力成本、生产原材料、产房租金的上涨使服装业面临重大冲击,传统商业模式的
江苏卫视的大型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自2010年1月15日正式开播以来,获得了巨大成功。本文从受众接触媒介的"使用与满足"这一理论视角来分析《非诚勿扰》热播的原因,发现
古史研究中,《帝王世紀》為學人所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然其整理狀況尚有可發掘的空間,其研究性工作目前較少;本文正是在此現狀基礎上進行了整理和研究。引言中我們詳細討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