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革”结束已经近40年了,但是中国作家对其的思考与言说并没有停止过。这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政治运动俨然成为了作家们最重要的叙事资源之一。新世纪以来,热衷于书写“文革”的作家们大多在“文革”时期度过了自已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因此,他们笔下的“文革”叙事多是追忆性的,多是承载了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的。但是与90年代那种几乎完全解构了关于“文革”的宏大叙事的私人化叙事不同的是,新世纪以来的作家们以更加从容冷静的文化心态审视“文革”和自我的成长经历。他们试图在反思历史与书写自身记忆二者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那么在此种创作心理机制下,他们究竟是怎样书写“文革”的呢?第一章主要阐述新世纪“文革”记忆书写的几个主要维度。这几个维度分别是凸显于历史中的成长叙事,凸显于寻根意识中的政治身份认同,凸显于革命话语中的个人化叙事和凸显于时代变迁中的生存姿态。作家们把对历史的反思与对自身记忆的言说杂糅到了一起。他们的书写主要是在这些维度上一一展开的。第二章主要阐述新世纪“文革”记忆书写的叙事特色。这些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运用儿童视角营造言者不知的叙事氛围;运用黑色幽默派的创作手法对叙事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运用象征叙事构建独特的美学况味。作家们深知小说是门叙事的艺术。他们在进行创作的时候往往会自觉地选择多种艺术技巧或者叙事策略,借此表达自已的审美主张或者小说的主题意蕴。第三章主要阐述新世纪“文革”记忆书写的局限性。此种局限性不仅表现在作家们对新的叙事探索所表现出来的迟疑谨慎的态度,也表现在很多作家所秉承的“惟荒诞而荒诞”的审美追求,还表现在对“文革”日常化书写的泛滥。总之,新世纪以来的“文革”记忆书写似乎还没有完全摆脱90年代以来就在文坛上出现了的媚俗化倾向。文学在为了赢得更多读者青睐而不断努力的同时,她自身应该坚守什么样的品格呢?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反思。这篇论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以《兄弟》(上)、《河岸》、《流年》、《后悔录》《英格力士》、《坚硬如水》、《饥饿的女儿》、《启蒙时代》、《穿过云层的晴朗》等在文坛上引起过强烈反响的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试图对新世纪以来的书写“文革”记忆的作品做出尽可能详实的梳理与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