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 ADSCs)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方法及其表型的鉴定,从而为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提供更加广阔的选择。2.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和评估。3.探讨B7-H1/PD-1信号通路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保护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的作用。方法:1.取5~6周龄,体重约20g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采用贴壁培养法分离、培养、纯化其ADSCs,观察原代及传代细胞的形态结构及生长状况,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其第3代细胞的表型。2.建立C57BL/6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取6周龄,体重约20g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术前可自由饮水,禁食12小时,手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使用无损动脉夹夹闭小鼠肠系膜前动脉的起始部,30min后松开血管夹,逐层关腹,以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建模成功后24小时处死小鼠观察小肠组织的损伤情况。3.取第三代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浓度为1×106/m1,将动物分为三组:B7H1+组、B7H1-组、对照组,三组依次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B7-H1+组经静脉注入体积为1ml的单细胞悬液,B7-H1-组经静脉注入等体积的细胞悬液(抗B7-H1单克隆抗体处理),对照组仅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后6小时、24小时、72小时处死小鼠,获取小肠组织和动物血清留以备用,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观察ADSCs在小肠的定植情况,小肠组织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肠道黏膜,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ELISA)方法测定不同处理组别之间细胞因子的水平,以探讨共刺激分子B7-H1在肠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结果:1.成功分离、培养、纯化ADSCs,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原代接种24小时后可见较多细胞贴壁,72小时后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细胞形态多呈梭形生长,经过换液和多次传代后,杂质细胞数量逐渐减少,ADSCs逐渐纯化;细胞表面标记物经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CD90、CD29均为高表达;CD34、CD45为低表达。2.实验组小鼠夹闭肠系膜前动脉后发现肠系膜前动脉搏动消失,肠管逐渐变白、痉挛甚至皱缩。恢复血管血供以后,动脉逐渐恢复搏动,肠管逐渐恢复蠕动,颜色由灰白色变为鲜红色。小肠组织常规病理镜下观察多数标本小肠黏膜破损严重、溃疡和出血,固有层破坏严重,同时可见中性粒细胞大量浸润伴有黏膜的局部出血,甚至存在固有层腺体的破坏,肠绒毛严重萎缩。3.DAPI标记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向迁移到受损的肠道,B7-H1+治疗组大鼠的血清IL-2、TNF-α水平在治疗后6h和24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B7H1-组(P<0.05);血清IL-10的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和B7H1-组(P<O.05),肠组织病理显示B7H1+治疗组的肠道修复更快。结论:1.贴壁培养法可以成功分离、培养及纯化ADSCs,且其细胞纯度比较高,同时由于脂肪组织来源充分、易于获取等优点,可以为后续试验提供更充足的细胞来源。2.通过夹闭肠系膜前动脉建立小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引起小肠黏膜的溃疡、坏死和出血,此模型可以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3.静脉移植的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可以定居到受损肠道并修复受损的肠道黏膜,共刺激分子B7-H1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了此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