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不仅是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还是译者将原作的美移植到译文中的一种审美和创造美的过程。由于中英文在字、形、音、意等语言方面木身存在着较大差异,文化方面如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以及审美观等也存在差异,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照字面直译原文,这就需要译者灵活采取“变通”手段,再现原文的意境美和音形美。余光中是知名的作家和翻译家,他提倡翻译中灵活“变通”,也力推以诗译诗,在其自译中将作者和译者融为一体。自译诗歌集《守夜人》展现了余光中作为译者的深厚功底和独到翻译理念,为研究审美再现手法之一“变通”及其翻译美学思想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材料。
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诗歌原文与译文作详细的对比,对译文的美学效果作深入的剖析,分析余光中自译诗歌集《守夜人》中“变通”手法的运用,及由此产生的美学效果,总结余光中自译中“变通”的特点,进一步得出余光中诗歌翻译美学思想的具体内涵。
通过对诗歌集中的18首诗歌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总结“变通”在余光中的自译诗歌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除了个别诗歌译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增加,总体上余光中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变通”,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形式与内容。第二,余光中运用了大量的“变通”手段实现诗歌形式系统(音韵,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审美再现,而非形式系统方面(意境,情感和语气)的审美再现也是通过形式层面的“变通”实现。第三,余光中“变通”手段与方式的选择以确定的目的语读者为导向,以满足他们的美学期待。通过大量的“变通”,译文不仅再现了原文的音韵与形式美,且准确地传达了意境,情感和语气等非形式的深层美,也就是形神兼备。与此同时,部分“变通”还创造了一些原文没有的美,使以诗译诗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从译文中的“变通”及产生的效果来看,余光中的诗歌翻译美学思想可具体的总结为以下几点:1)先形似而后神似的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2)译文应当再现原文的美且适当地创造美,实现以诗译诗;3)审美再现应当是针对明确的读者群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本文研究有利于对审美再现手法之一“变通”的进一步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余光中自译及翻译美学思想的研究。
本文以翻译美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诗歌原文与译文作详细的对比,对译文的美学效果作深入的剖析,分析余光中自译诗歌集《守夜人》中“变通”手法的运用,及由此产生的美学效果,总结余光中自译中“变通”的特点,进一步得出余光中诗歌翻译美学思想的具体内涵。
通过对诗歌集中的18首诗歌进行案例分析,本文总结“变通”在余光中的自译诗歌中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除了个别诗歌译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增加,总体上余光中是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变通”,较好地再现了原诗的形式与内容。第二,余光中运用了大量的“变通”手段实现诗歌形式系统(音韵,词汇,句法和篇章)方面的审美再现,而非形式系统方面(意境,情感和语气)的审美再现也是通过形式层面的“变通”实现。第三,余光中“变通”手段与方式的选择以确定的目的语读者为导向,以满足他们的美学期待。通过大量的“变通”,译文不仅再现了原文的音韵与形式美,且准确地传达了意境,情感和语气等非形式的深层美,也就是形神兼备。与此同时,部分“变通”还创造了一些原文没有的美,使以诗译诗的想法成为了现实。从译文中的“变通”及产生的效果来看,余光中的诗歌翻译美学思想可具体的总结为以下几点:1)先形似而后神似的形神兼备的美学思想;2)译文应当再现原文的美且适当地创造美,实现以诗译诗;3)审美再现应当是针对明确的读者群而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从而符合目的语读者的审美期待。
本文研究有利于对审美再现手法之一“变通”的进一步研究,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对余光中自译及翻译美学思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