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龙江(阿穆尔)地区是中俄边界的一个特殊的地区,这里已经发现了多个含丰富的晚白垩世恐龙化石的产地,主要包括俄罗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和昆都尔,以及中国的嘉荫和乌拉嘎。孢粉化石研究显示,含恐龙化石的乌德楚坎组和渔亮子组大致属于同时代;其时代或为马斯特里赫特早、中期(Markevich et al.,2006)或马斯特里赫特晚期(Godefroit et al.,2004; Nichols and Johnson,2008)。该地区的化石发掘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这里曾发现丰富的恐龙、龟类、鳄类和哺乳动物等分类群,其中90%以上属于大型的植食性恐龙——鸭嘴龙科,此外还有少量的肉食性恐龙(主要为暴龙类)的牙齿化石碎片等。本文通过足够的化石材料和对其初步研究,进一步刷新了对黑龙江(阿穆尔)地区肉食性恐龙得认识,对更深入了解本地区古生态系统(包括恐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次对保存在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地质与自然管理研究所的暴龙类的76颗零散的牙齿和几件头后骨骼化石进行了描述。牙齿来自颌骨的不同部位置,其大小、保存状况和对属种鉴定的意义均不同。头后骨骼为尾椎骨和趾骨等。做为本研究的核心内容,上述牙齿化石使用了多位古脊椎动物学家的方法进行测量,并按不同参数进行标定;根据这些数据详细分析牙齿的大小、磨损和替换情况、进食行为及其埋藏特征等。这些信息对研究本区暴龙类恐龙的分类、古生态与古生物地理、以及它们在白垩纪动物群中的地位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还基于现有研究、与中国东北、北美和蒙古的化石首次进行了比较,其中与中国嘉荫地区极少量的暴龙类的相似性为进一步开展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晚白垩世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之,黑龙江(阿穆尔)地区暴龙类化石的详细研究是合作研究东北亚地区恐龙的第一步;它有助于可能搞清俄罗斯远东、中国东北、蒙古和北美西部恐龙动物群的形成历史、生存方式以及演化过程。